真无千里马

出自:清代·吴观礼《西征》

拼音:[zhēn][wú][qiān][lǐ][mǎ]

平仄:平平平仄仄

久郁从军志,西征气始豪。
浮家湘水远,前路华山高。
将帅纷旗鼓,云霄见羽毛。
至尊重推毂,多士感同袍。
旧政宵披牍,新规昼建旄。
尤思徙薪计,大作运粮艘。
干济今无匹,忠清古所褒。
人才关事业,幕府集英髦。
贱子邀青眼,经年佩锦韬。
仍为后车客,同饮上流醪。
弱冠游燕赵,炎荒正驿骚。
枭棋频失算,鸿泽莽哀嗷。
慷慨论三户,沈沦厕六曹。
时还资战略,岂谓袭戎{韦臽}。
易醒春明梦,回看浙海涛。
艰危惊厝火,忧愤见徵牢。
陟岵悲何极,离乡首重搔。
罪言并酒止,羁隐托禅逃。
偶作登楼粲,遥怜运甓陶。
为牺宁未悟,吓鼠信相遭。
去病当求艾,惩邪务斥蒿。
狂歌叩牛角,宝剑拭鹈膏。
出处从容甚,亲朋问讯劳。
真无千里马,岂少九方皋。
吉筮从鸣鹤,飞轮驾巨鳌。
披襟逢吐哺,雅韵续题糕。
五岭氛犹炽,残冬阵再鏖。
尽教濡盾墨,曾未纳靴刀。
奏凯期真速,旌庸典滥叨。
早知平猃狁,会且出临洮。
老树从侵雪,秋鹰欲脱绦。
迢迢沙碛净,猎猎朔风饕。
岁月争梭疾,英雄付浪淘。
奇勋须习胆,余慧薄簪毫。
审地追新息,持心念莫敖。
何当裘带暇,更与鼓枹操。
节度方移镇,书生分属櫜。
驰驱情勉勉,瞻望思忉忉。
回首违亲舍,冲寒泛客舠。
常吟谢池草,待种武陵桃。
适楚谋诚善,还吴意尚謟。
本支期衍瓞,嘉会负弹璈。
裾忍牵温峤,诗应报窦滔。
承欢轻奉檄,乐道盍观濠。
母曰酬知遇,儿行勿阻挠。
终非为鸡肋,可许挽乌号。
果惬平居愿,奚辞万里翱。
将军矧充国,窃据异隗嚣。
能识犬羊性,毋矜罴虎嗥。
徙戎堪实塞,兴灭效庐漕。
汉使收天马,周廷贡旅獒。
请看长揖去,归橐谢葡萄。

查看原文

注释

【真无】佛教语﹐即空无。指事物的虚幻不实。
【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马】

馬【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相关诗句
归橐谢葡萄 请看长揖去 周廷贡旅獒 汉使收天马 兴灭效庐漕 徙戎堪实塞 毋矜罴虎嗥 能识犬羊性 窃据异隗嚣 将军矧充国 奚辞万里翱 果惬平居愿 可许挽乌号 终非为鸡肋 儿行勿阻挠 母曰酬知遇 乐道盍观濠 承欢轻奉檄 诗应报窦滔 裾忍牵温峤 嘉会负弹璈 本支期衍瓞 还吴意尚謟 适楚谋诚善 待种武陵桃 常吟谢池草 冲寒泛客舠 回首违亲舍 瞻望思忉忉 驰驱情勉勉 书生分属櫜 节度方移镇 更与鼓枹操 何当裘带暇 持心念莫敖 审地追新息 余慧薄簪毫 奇勋须习胆 英雄付浪淘 岁月争梭疾 猎猎朔风饕 迢迢沙碛净 秋鹰欲脱绦 老树从侵雪 会且出临洮 早知平猃狁 旌庸典滥叨 奏凯期真速 曾未纳靴刀 尽教濡盾墨 残冬阵再鏖 五岭氛犹炽 雅韵续题糕 披襟逢吐哺 飞轮驾巨鳌 吉筮从鸣鹤 岂少九方皋 真无千里马 亲朋问讯劳 出处从容甚 宝剑拭鹈膏 狂歌叩牛角 惩邪务斥蒿 去病当求艾 吓鼠信相遭 为牺宁未悟 遥怜运甓陶 偶作登楼粲 羁隐托禅逃 罪言并酒止 离乡首重搔 陟岵悲何极 忧愤见徵牢 艰危惊厝火 回看浙海涛 易醒春明梦 岂谓袭戎{韦臽} 时还资战略 沈沦厕六曹 慷慨论三户 鸿泽莽哀嗷 枭棋频失算 炎荒正驿骚 弱冠游燕赵 同饮上流醪 仍为后车客 经年佩锦韬 贱子邀青眼 幕府集英髦 人才关事业 忠清古所褒 干济今无匹 大作运粮艘 尤思徙薪计 新规昼建旄 旧政宵披牍 多士感同袍 至尊重推毂 云霄见羽毛 将帅纷旗鼓 前路华山高 浮家湘水远 西征气始豪 久郁从军志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