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剑便欲抉根株

出自:清代·蹇谔《山梨树歌》

拼音:[bá][jiàn][biàn,pián][yù][jué][gēn][zhū]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并州南绛郎官署,庭前谁植山梨树。
荫未及亩高及檐,拳曲不中工师度。
每逢朔望祀且诚,稍懈谓恐撄神怒。
始作俑者何人斯,老吏为余言厥故。
云昔树方拱把时,县令已拟施刀锯。
入夜恍惚梦见之,长捐谓君殊过虑。
于君无济亦无妨,相戕何必太相妒。
自后争传树有神,数十年来深爱护。
我见此举心已疑,又听此言益不豫。
不才臃肿实刺喉,托根官衙非所据。
留之或广仁民恩,列之月祀毋乃误。
此令呓语本难凭,独怪后来无一悟。
有功于民祀则宜,树也何功殊忝附。
君不见仙楼丈瀛与镜烟,又不见存云岭上姜嫄墓。
讹以传讹匪一端,难执途人为告语。
何况此事由梦来,梦中说梦人无数。
拔剑便欲抉根株,非常之举庸人惧。
聊凭毫素托深心,借谂来者知其故。

查看原文

注释

【根株】1.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 3.根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拔】

拔【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蒲八切,辦入聲。《說文》擢也。《增韻》抽也。《易·乾·文言》確乎其不可拔。

《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後漢·蔡邕傳》連見拔擢,位在上列。《晉書·胡母輔之傳》甄拔人物。

《爾雅·釋詁》殲拔殄,盡也。

《增韻》攻而舉之也。《前漢·高帝紀》攻碭,三日拔之。《註》破城邑而取之,若拔樹木幷得其根本。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回也。

《增韻》疾也。《禮·少儀》毋拔來。《疏》拔,速疾之意。《前漢·項傳贊》拔起隴畝之中。《註》疾起也。

挺也。特立貌。《杜甫詩》友于皆挺拔。

括也。矢末也。《詩·秦風》舍拔則獲。《疏》以鏃爲首,故拔爲末。

除也。《周禮·秋官·赤犮氏註》赤犮猶言捇拔。《疏》拔,除去之也。

與茇通。《前漢·禮樂志》拔蘭堂。《註》拔,舍止也。

《集韻》北末切,音撥。把也。

《集韻》《韻會》蒲蓋切,音旆。《詩·大雅》柞棫拔矣。《疏》拔然生柯葉也。

《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詩·大雅·朱傳》挺拔而上,不拳曲蒙密也。

拂取也。

《唐韻》《集韻》房越切,音伐,草名。《爾雅·釋草》拔蘢葛。《註》似葛,蔓赤,葉多。

《集韻》筆別切。讀若分別之別。晉俗謂平地除曰拔。

《張華·鮑文泰誄》抱道冲虚,執義貞厲。栖遲無悶,不營不拔。厲音列。

【剑】

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欠切,檢去聲。《玉篇》籀文劒。《說文》人所帶兵也。《釋名》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劒鎧矛戟。

操劒殺人亦曰劒。《潘岳·汧督馬敦誄序》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白日于市,手劒父讎。

【便】

便【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婢面切《集韻》《韻會》《正韻》毗面切,音卞。順也,利也,宜也。《荀子·議兵篇》汝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所謂仁義者,大便之便也。《前漢·趙充國傳》留屯田十二便。

習也。《禮·表記》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謂便人。《註》亦言其謙也。辟仁聖之名,云自便習於此事之人耳。

安也。《前漢·武帝紀》便殿火。《註》凡言便殿,便宮,便坐者,所以就便安也。

卽也,輒也。《莊子·達生篇》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

溲也。《前漢·張安世傳》郞有醉便殿上者,安世曰:何知非反水漿耶。

《集韻》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駢。《爾雅·釋訓》便便,辨也。《論語》便便言。

《韓詩》便便,閒雅貌。

肥滿貌。《後漢·邊韶傳》邊孝先,腹便便。

便辟,足恭也。《書·囧命》便辟側媚。

姓。漢有少府便樂成。

通平。《書·堯典》平章百姓。《史記·五帝紀》作便。互詳平字註。

叶毗賔切,音頻。《琳·車渠椀賦》玉爵不揮,欲厥珍兮。豈若陶梓,爲用便兮。《說文》从更。从人,人有不便更之。

【欲】

欲【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抉】

抉【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於悅切《集韻》娟悅切,之入滅吳也。《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音玦。義同。或作刔。

通作觖。《前漢·孫寶傳》故欲擿觖,以揚我惡。《註》擿觖謂挑發也。與抉同。

與決通。縱弦彄也。《周禮·夏官》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註》抉謂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著右手巨指。《史記·蘇秦傳》革抉㕹芮,無不畢具。《註》以革爲決也。

《唐韻》於決切《集韻》《韻會》《正韻》一決切,讀與吷近。亦挑也。

【根】

根【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痕切,音跟。《說文》木株也。《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廣韻》根,柢也。《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博雅》始也。

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

金根,車名。《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竹根,杯名。《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雲根,山名。《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姓。《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叶經天切,音堅。《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株】

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陟輸切《集韻》《類篇》鐘輸切《韻會》追輸切,音邾。《說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易·困卦》困于株木。《王肅註》謂最處底下也。

株枸,斷木也。《莊子·達生篇》承蜩者處身若橛株枸。

幹也。《韓非子·五蠹篇》宋人守株,冀復得兔。

木身也。《蜀志·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

與誅通。《釋名》罪及餘人曰誅。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

《類篇》株儒,短柱也。

株離,亦作侏離,樂名。《史記·樂書》四夷之樂,東方曰,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

株林,邑名。《詩·陳風》胡爲乎株林。

《正韻》專於切,音朱。義同。

《集韻》《類篇》鱅珠切,音殊。株楰,木名,可爲車輞。

同駐。《釋名》駐,株也。株木不動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