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平作宰

出自:魏晋·傅咸《答栾弘诗》

拼音:[jù][píng][zuò][zǎi]

平仄:仄平仄仄

钜平作宰,是贵是钦。
弓旌仍招,嘉命胥寻。
鸾凤养仪,戢翼幽林。
未附雅调,以和韶音。
钜平遐逝,厉志弥深。
肃肃京司,清风裁迈。
乃延群彦,龙集凤会。
亦既斯降,万里有赖。
声发响应,好结倾盖。

查看原文

注释

【平作】谓从容劳作。一说,平或作"丕",谓大力劳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钜】

鉅【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說文》大剛也。从金巨聲。《商子·論兵篇》怨如鉅鐵。《史記·禮書》宛之鉅鐵。《註》徐廣曰:大剛曰鉅。正義曰鉅,剛鐵也。

大也。同巨。《史記·禮書》宜鉅者鉅,宜小者小。

天子曰鉅公。《前漢·郊祀志》吾欲見鉅公。《註》張晏曰: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師古曰:鉅,大也。

《正字通》尊者通稱。《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公。

《說文》弓名。《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

劒名。《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正韻》呂矩,矯貌。《莊子·列禦》一命而呂鉅。

《五音集韻》澤名。

地名。《史記·殷本紀》盈鉅橋之粟。《註》服虔曰:鉅橋,倉名。許愼曰:鉅鹿水之大橋有漕粟也。

《項羽紀》章邯令王離涉閒圍鉅鹿。

《王子侯者年表》鉅合侯劉發。《註》鉅合,在平原。《前漢·武帝紀》上耕于鉅定。《註》服虔曰:地名。近東海。應劭曰:齊國縣也。

《地理志》山陽郡鉅壄縣,齊郡鉅定縣。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封鉅黃帝師。

《藝文志》將鉅子五篇。《註》六國時人。

草名。《爾雅·釋草》蕎,邛鉅。《註》今藥草,大戟也。《本草》大戟,一名邛鉅,苗名澤漆。

《韻會》鉤鉅。《潘岳·西征賦》弛靑鯤於網鉅。《註》鉅,鉤也。

同詎。《戰國策》臣以爲王鉅速忘矣。《註》鉅,詎通。

與遽同。《荀子·正論篇》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

【平】

平【寅集下】【干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

《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

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

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

治之也。《詩·大雅》修之平之,其灌其栵。《疏》修理之平治之者,其爲灌木其爲栵木之處也。

平服也。《詩·大雅》四方旣平,王國庶定。《疏》四方旣已平服,王國之內幸應安定。

《玉篇》平,齊等也。《增韻》平,均也。《易·乾卦》雲行雨施,天下平也。《疏》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書·君奭》天壽平格。《疏》正義曰:平謂政敎均平也。

《廣雅》平,均賦。《史記·平準書註》索隱曰: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者,以鈞天下郡國輸斂,貴則糶之,賤則貴之。平賦以相準,輸賦於京都,故命曰平準。

樂聲不相踰越也。《周語》樂從和,和從平。

《爾雅·釋詁》平,易也。《疏》易者,不難也。《後漢·班超傳》任尚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歲稔也。《前漢·食貨志》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諡法》執事有制曰平,治而無眚曰平,布綱治紀曰平。

《爾雅·釋地》大野曰平。《疏》大野之澤。一名平。《韓愈·城南聮句》沙篆印迴平。《註》洪慶善曰:華山有靑柯平、種藥平,因地之平處也。

臘月曰嘉平。《史記·秦始皇紀》更名臘曰嘉平。《註》茅盈內紀曰:盈曾祖父蒙於華山白日升天。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淸,時下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因改臘曰嘉平。索隱曰:廣雅云,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亦曰臘,秦更曰嘉平。蓋因歌謠之詞而改從殷號也。

華平,瑞木名。《宋書·符瑞志》華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則生,德剛則仰,德弱則俯。《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註》天下平,其華則平。

廷尉平,官名。《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天下之平也。《前漢·百官表》宣帝地節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平原,太平,平陸,地名。《爾雅·釋地》廣平曰原,高平曰陸。《疏》廣平曰原者,謂澤之廣平者亦曰原。漢以平原爲郡名。高平曰陸者,謂土地豐,正名爲陸。《又》東至日所出,爲太平,太平之人仁。《孟子》孟子之平陸。

州名。《唐書·地理志》平州北平郡。《廣韻》古山戎孤竹,白狄子二國之地,秦爲遼西郡,隋爲北平郡,唐爲平州。

姓。《廣韻》齊相晏平仲之後。《前漢·平當傳》當哀帝時爲丞相,子晏歷位大司徒。

複姓。《何氏姓苑》有平陵,平寧二氏。《姓譜》平陵氏,史記平陵老之後。

《廣韻》房連切《集韻》《韻會》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

《韻會》均也。

《韻會》皮命切,音病。平物賈也。《周禮·地官·質劑註》市中平賈,今時月平是也。

《地官·質人註》質平也。主平定物賈。《揚子·方言》一鬨之市,必立之平。《後漢·五行志》桓帝初,京都童謠曰:游平買印自有平,不避豪賢及大姓。

古與便辯通。《史記·五帝紀》便章百姓。《註》索隱曰:古文尚書作平,平旣訓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辯章。古文平字亦作便,便則訓辯,遂爲辯章。

叶皮陽切,音龎。《張籍·祭韓愈詩》北臺臨稻疇,茂野多隂涼。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巳平。

《集韻》拼古作平。註詳手部八畫。

【作】

作【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胙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

振也。《書·康誥》作新民。

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

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

汨作,逸書篇名。

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

《集韻》《韻會》《正韻》子賀切,音佐。《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韻補》叶總古切,音阻。《韓愈·處州孔子廟》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叶子悉切,音卽。《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宰】

宰【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哉上聲。《說文》官稱。《玉篇》治也。《增韻》主也。《周禮·天官》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掌邦治。《註》冢,大也。

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宰,治官之長,兼總六官也。大宰之副貳曰小宰。

有宰夫之職,掌治朝之法。《鄭註》宰夫,主諸臣萬民之復逆,故詩人重之,曰家伯維宰。

《周禮·地官》有里宰,掌比其邑之衆寡,與其六畜兵器。

家臣之長曰宰。《詩·小雅》諸宰君婦。《註》諸宰,家宰也。

《廣韻》制也。《正字通》爲事物主也。《史記·禮書》宰制萬物,役使羣動。《荀子·正名篇》心者,道之主宰。

屠也,烹也。主膳羞者曰膳宰,亦曰庖宰。《前漢·平傳》里中社,平爲宰。平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顏師古註》主切割肉也。

姓。周大夫宰孔之後,以官爲氏,周宰咺,漢宰直。

宰父,複姓。

叶子里切,音擠。《詩·大雅》疚哉冢宰。叶紀止里。

《說文》宰辠,人在屋下執事者。从宀从辛。辛,辠也。○按《周官》大小邑宰,皆由賢能升進。从辛訓辠,泥,不可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