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命勒碑封其龙

出自:清代·崔应阶《卢沟桥观浑河滥漫歌》

拼音:[yuán][mìng][lè,lēi][bēi][fēng][qí,jī][lóng]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长桥独扼天下雄,蜿蜒高拱横西东。
伊昔何人能凿此,鲸蜺飞动神其功。
无乃秦皇鞭石渡海之遗址,其为穆王鼍梁高架之奇工。
不然何其宛转三百尺,隐如玉龙夭矫飞晴空。
有时濛濛烟雨西山际,万壑直挂垂天虹。
千年砥柱难与同,车书万国恒相通。
下流不断桑乾水,发源遥自天池中。
经过马邑云中之汩淈,始能伏沙穿石来无穷。
吾闻昆仑之水分九派,三门壁立流冲瀜。
此水得无分其一,蹴天撼地驱长风。
洪涛直下三百里,奔流入海何匆匆。
内有毒龙性难制,翻波搅浪威豪凶。
呼吸百川神莫测,倏倏吐气蒸冥濛。
扬鬐掉尾山岳崎,高撑双目凌波红。
崩崖决岸迭肆虐,飞腾霄汉横相冲。
有明三百年为害,田庐漂没无始终。
先帝圣神功迈五,九河疏凿归溶溶。
视此浑河若杯水,安能任其潎冽而汹汹。
石堤高筑盘巩固,爰命勒碑封其龙
龙亦俯首曳尾去,遂移灵族潜珠宫。
兆民有赖诵功德,郊原千里安春农。
我以奉命来卢沟,孤城分守扼咽喉。
西连秦晋之要隘,东接燕蓟之雄州。
嵯峨凤阙云中浮,嶒崚山色横青虬。
日夕怅望斯桥上,车尘马迹何时休。
批肝豁胆谁其俦,济川之志徒悠悠。
时维五月旱为虐,火云天际凝不流。
赤日当午更酷烈,山焦海竭如焚丘。
欲雨不雨蜚廉怒,黄沙黯黯摧城头。
禾苗渐槁川泽涸,土烟赫赫生空洲。
蛟龙饮渴鱼鳖愁,勺水余波安可求。
我皇德际唐虞盛,日月明哲多神谋。
垂拱无为勤厥修,万邦宾服皆怀柔。
致治之要务在本,民生大计惟田畴。
嗟此旱魃妨农事,下韶责己归其尤。
咨尔臣工恪封事,勿使朕躬忝阙贻民忧。
一诚昭格上苍意,帝遣天吴驱日驶。
须臾大地凉风生,万顷云涛奔六辔。
泼空浓雨翻银河,雷光电制金蛇细。
溽暑潜消宇宙清,油油禾黍生平地。
《康衢》、《击壤》歌神尧,含铺皞皞欢无际。
雈苻敛迹四境安,刑清颇遂幽栖志。
公余间眺水云开,豁然一声霹雳至。
浑疑天柱半空摧,昆仑压倒巨灵臂。
状如六鳌架海归南溟,长鲸吼跳波中戏。
又如三军突出单于台,杂沓刀枪冲铁骑。
雄涛万顷雪花飞,素车白马钱塘次。
拿舟我欲穷其源,乘风破浪浑间事。
息彼蓬莱最上峰,更寻织女支机器。
星槎直泛斗牛还,骑鲸不效青莲肆。
海阔天空任往来,谁能绊此垂云翅。
胡为碌碌滞尘埃,谪居又非香案吏。
秋如对酒且高歌,旷怀磊落搜奇思。
兴酣长啸一声秋,西山烟翠多佳致。

查看原文

字义

【爰】

爰【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羽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从于。《集韻》謂引詞也。《爾雅·釋詁》粵于爰日也。爰粵于也。《註》轉相訓。《書·咸有一德》爰革夏正。《傳》爰,於也。《詩·小雅》爰及矜人。《箋》爰,日也。

《爾雅·釋訓》爰爰,緩也。《詩·王風》有兔爰爰。《傳》爰爰,緩意。

《揚子·方言》爰,恚也。楚曰爰。又《廣韻》哀也。

《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註》分公田之稅舊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衆。《疏》爰,易也。謂舊入公者,乃攺易於所賞之衆。

《史記·張湯傳》劾䑕掠治,傳爰書。《註》爰,換也。古者重嫌有愛惡,故換獄書,使他官考實之。

《爾雅·釋鳥》爰居,雜縣。《疏》爰居,大如馬駒。一名雜縣。《魯語》海鳥曰爰居裔。

《說文》籀文爲車轅字。

姓。《廣韻》袁或作爰。出濮陽舜裔胡公之後。

【命】

命【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鳴去聲。《説文》使也。《書·堯典》乃命羲和。

《玉篇》敎令也。《書·大禹謨》文命敷于四海。《傳》言其外布文德敎命。《說命》王言惟作命。《易·泰卦》自邑告命。《增韻》大曰命,小曰令。上出爲命,下稟爲令。

《爾雅·釋詁》命,告也。

《易·乾卦》各正性命。《疏》命者,人所稟受。《說卦》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註》命者,生之極。《左傳·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疏》命雖受之天地,短長有本,順理則壽考,逆理則夭折,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法則,以定此命,言有法,則命之長短得定,無法,則夭折無恆也。

《詩·周頌》維天之命,於穆不已。《箋》命,猶道也。

《詩·周頌》夙夜基命宥密。《傳》命,信也。《疏》信順天命。

《周禮·春官·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一曰祠,二曰命。《論語》爲命裨諶草創之。《疏》命,謂政令盟會之辭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典命。《註》命,謂遷秩羣臣之書。

星名。《周禮·春官·大宗伯》司命。《註》文昌第四星。

《周語》襄王賜晉惠公命。《註》命,瑞命。諸侯卽位,天子賜之命圭,以爲瑞節。

《周語》襄王賜。晉文公命。《註》命,命服也。諸侯七命,冕服七章。

《前漢·張耳傳》嘗亡命遊外黃。《註》師古曰:命者,名也。脫名籍而逃亡。

《前漢·李陵傳》射命中。《註》師古曰:所指名處,卽中之也。

《廣韻》計也。

《廣韻》召也。

叶眉辛切,音珉。《詩·鄘風》乃如之人也,懷昏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大雅》保右命之,自天申之。○按《朱子》皆叶彌幷反,幷在庚韻,難與眞韻相叶,疑應作彌賔反。

叶漭去聲。《郭璞·山海經·不死國贊》有人爰處,員丘之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

《禮·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註》命讀爲慢,聲之誤也。《釋文》命音慢,武諫反。

【勒】

勒【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楞入聲。《說文》馬頭絡銜也。从革,力聲。一說馬轡也,有銜曰勒,無曰羈。《釋名》絡也。絡其頭而引之。《玉篇》馬鑣銜也。《前漢·匈奴傳》鞌勒一具。

《增韻》抑也。《玉篇》抑,勒也。

刻也。《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誠。《註》刻名于器,以備考驗。

《廣韻》石虎諱勒,呼馬勒爲轡。

【碑】

碑【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

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釋名》碑,被也。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

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封】

封【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崶。《說文》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隸作封,从圭所執也。《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告后土。《註》封,土地之事也。

《大戴禮》五十里而封。

《前漢·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

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爲畿封而樹之。

《大司徒之職》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溝封之。《註》封,起土界也。土在溝上謂之封,封上樹木以爲固也。

大也。《詩·商頌》封建厥福。《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孔傳》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爲其州之鎮。

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孝經緯》封於泰山,禪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禪以告太平。金泥銀繩,封以印璽。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封是也。

聚土曰封。《周禮·地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

培也。《吳語》封殖越國。《註》壅本曰封。

富厚也。《史記·貨殖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凡專利自私曰封。《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鄭註》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也。

緘也。漢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謂之封事。

《前漢·平帝紀》諸乗傳者,持尺五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

國名。《禮·明堂位》封父龜。《註》封父,國也。

州名。蒼梧郡地,隋爲封州。

姓。黃帝時有封鉅。

賁氏改封氏。

穿封,複姓。

土精。《白澤圖》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封豕,大豕名。

去聲。《廣韻》芳用切,音葑《書·蔡仲之命》往卽乃封。徐邈讀。

叶府良切,音方。《韓愈·李道古銘》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龙】

龍【亥集下】【龍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竜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相关诗句
西山烟翠多佳致 兴酣长啸一声秋 旷怀磊落搜奇思 秋如对酒且高歌 谪居又非香案吏 胡为碌碌滞尘埃 谁能绊此垂云翅 海阔天空任往来 骑鲸不效青莲肆 星槎直泛斗牛还 更寻织女支机器 息彼蓬莱最上峰 乘风破浪浑间事 拿舟我欲穷其源 素车白马钱塘次 雄涛万顷雪花飞 杂沓刀枪冲铁骑 又如三军突出单于台 长鲸吼跳波中戏 状如六鳌架海归南溟 昆仑压倒巨灵臂 浑疑天柱半空摧 豁然一声霹雳至 公余间眺水云开 刑清颇遂幽栖志 雈苻敛迹四境安 含铺皞皞欢无际 《康衢》、《击壤》歌神尧 油油禾黍生平地 溽暑潜消宇宙清 雷光电制金蛇细 泼空浓雨翻银河 万顷云涛奔六辔 须臾大地凉风生 帝遣天吴驱日驶 一诚昭格上苍意 勿使朕躬忝阙贻民忧 咨尔臣工恪封事 下韶责己归其尤 嗟此旱魃妨农事 民生大计惟田畴 致治之要务在本 万邦宾服皆怀柔 垂拱无为勤厥修 日月明哲多神谋 我皇德际唐虞盛 勺水余波安可求 蛟龙饮渴鱼鳖愁 土烟赫赫生空洲 禾苗渐槁川泽涸 黄沙黯黯摧城头 欲雨不雨蜚廉怒 山焦海竭如焚丘 赤日当午更酷烈 火云天际凝不流 时维五月旱为虐 济川之志徒悠悠 批肝豁胆谁其俦 车尘马迹何时休 日夕怅望斯桥上 嶒崚山色横青虬 嵯峨凤阙云中浮 东接燕蓟之雄州 西连秦晋之要隘 孤城分守扼咽喉 我以奉命来卢沟 郊原千里安春农 兆民有赖诵功德 遂移灵族潜珠宫 龙亦俯首曳尾去 爰命勒碑封其龙 石堤高筑盘巩固 安能任其潎冽而汹汹 视此浑河若杯水 九河疏凿归溶溶 先帝圣神功迈五 田庐漂没无始终 有明三百年为害 飞腾霄汉横相冲 崩崖决岸迭肆虐 高撑双目凌波红 扬鬐掉尾山岳崎 倏倏吐气蒸冥濛 呼吸百川神莫测 翻波搅浪威豪凶 内有毒龙性难制 奔流入海何匆匆 洪涛直下三百里 蹴天撼地驱长风 此水得无分其一 三门壁立流冲瀜 吾闻昆仑之水分九派 始能伏沙穿石来无穷 经过马邑云中之汩淈 发源遥自天池中 下流不断桑乾水 车书万国恒相通 千年砥柱难与同 万壑直挂垂天虹 有时濛濛烟雨西山际 隐如玉龙夭矫飞晴空 不然何其宛转三百尺 其为穆王鼍梁高架之奇工 无乃秦皇鞭石渡海之遗址 鲸蜺飞动神其功 伊昔何人能凿此 蜿蜒高拱横西东 长桥独扼天下雄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