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坐视不敢争

出自:清代·周龙藻《王文成庐山磨崖碑歌》

拼音:[gōng][qīng][zuò][shì][bù,fǒu][gǎn][zhēng]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彭蠡日夜闻涛声,庐山一柱中霄擎。
昔贤磨崖纪功处,辉赫常睹风云生。
威武巡游政本乱,如木欲朽百蠹萌。
逆藩桀黠伺神器,潜沟肘腋资逢迎。
无端卫卒革旋复,公卿坐视不敢争
叛书仓卒闻阙下,庙谟束手愁用兵。
阳明一老据赣右,钩钜每信机先精。
平生讲学能善用,遇事权略真纵横。
渔舟得脱神所护,誓集义旅吞鲵鲸。
捣巢谋定乘间入,狐鼠画出城圮倾。
牵率还救胆已破,虫臂浪拟当车撑。
太守燎须屹不动,桅攒帆凑轰天惊。
樵舍一战元恶缚,东南反气从兹清。
军回直凌绝顶立,宴劳将士亲题名。
字体怪伟大于斗,长与山骨同峥嵘。
荥阳太史远游返,箧藏拓本浮光晶。
朝来出示心目悚,遗烈犹叹流宗祊。
何哉媒蝎肆众口,学术勋业纷讥评。
试思勤王檄初发,中外疑忌蜩螗鸣。
安危呼吸待一决,非公智勇何由平。
自古成功居不易,异论宁足关重轻。
好留读书台畔磊落一片石,洗尽史家诬谤大义千秋明。

查看原文

注释

【公卿】1.三公和九卿的简称:出则事公卿。 2.泛指高官: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
【坐视】坐着观看。多指对该管的事漠不关心或故意不管:坐视不救|坐视成败|这件事你不能坐视不管。
【不敢】1.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 2.指没有胆量做某事。 3.方言。不要。 4.谦词。犹不敢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公】

公【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㒶《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註》公猶共也。

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

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

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

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席。《前漢·郊祀志》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

婦謂舅曰公。《前漢·賈誼策》與公倂倨。

尊稱曰公。《賈誼策》此六七公皆亡恙。

相呼曰公。《史記·毛遂傳》公等碌碌。

事也。《詩·召南》夙夜在公。《註》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

星名。《隋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

姓。《韻會》漢有公儉。

諡法,立志及衆曰公。

與功通。《詩·小雅》以奏膚公。《大雅》王公伊濯。

《集韻》諸容切,音鐘。同妐。夫之兄爲兄妐。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鍾。

《韻補》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卿】

卿【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去京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京切,皀聲。《徐曰》章善明理也。

嚮也。言爲人所歸嚮也。《禮·王制》大國三卿,小國二卿。《儀禮疏》諸侯兼官,但有三卿:司徒兼冢宰、司馬兼春官、司空兼秋官。《玉篇》漢置正卿九:太常、光祿、太僕、衞尉、延尉、鴻臚、宗正、司農、少府。《晉書·百官志》古者,天子諸侯皆名執政大臣曰正卿,自周後始有三公九卿之號。

《韻會》秦漢以來,君呼臣以卿。《正韻》君呼臣爲卿,蓋期之以卿也。

《韻會》凡敵體相呼亦爲卿,蓋貴之也。隋唐以來,儕輩下已,則稱卿,故宋璟卿呼張易之。

《前漢·項籍傳》號爲卿子冠軍。《註》文穎曰:卿子,時人相褒尊之稱,猶言公子也。

姓。《風俗通》虞卿之後。

【坐】

坐【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姓。見《姓苑》。

《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视】

視【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嗜。《說文》瞻也。《博雅》明也。《易·履卦》視履考祥。《書·大甲》視遠惟明。

《字彙》看待也。《左傳·成三年》鄭賈人如晉,荀罃善視之。

《博雅》效也。《書·大甲》視乃厥祖。《疏》言當法視其祖而行之。

《小爾雅》比也。《左傳·襄二十七年》季武子使謂叔孫以公命,曰:視邾滕。《註》欲比小國。《禮·檀弓》公室視豐。《疏》言視者不正,相當比擬之辭也。

猶納也。《禮·坊記》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註》不視,猶不納也。

猶敎也。《儀禮·鄕射禮》命釋獲者設中,遂視之。《註》視之,當敎之。

《釋名》視,是也,察是非也。

《禮·曲禮》兔曰明視。《疏》兔肥,則目開而視明也。

《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鄭註》明齊,當爲明視,兔腊也。

《山海經》狄山有視肉。《註》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山水名。《山海經》帝囷山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又》葴山,視水出焉。《註》或曰視宜爲瀙。瀙水今在南陽。

人名。《陶潛·羣輔錄》伏羲六佐,其一曰視默,主災惡。

姓,見《姓苑》。

通作示。《詩·小雅》視民不恌。《箋》視,古示字。《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史記》作示。《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古字通用。

《廣韻》承矢切《集韻》《韻會》善旨切《正韻》善指切,嗜上聲。義同。

《玉篇》看也。《書·洪範》五事,二曰視。《疏》視,常止反。

《詩·小雅》小人所視。叶上矢履。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敢】

敢【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上下相付持也。隷變作敢。《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

《盤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

《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註》敢,冒昧之辭。《疏》凡言敢者,皆是以觸尊,不自明之意。

《博雅》敢,衂也。《廣韻》勇也,犯也。《增韻》忍爲也。

【争】

爭【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玉篇》諫也。

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韻會》俗作争,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