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儿揃剔刍苜蓿

出自:清代·高心夔《鄱阳翁》

拼音:[shòu][ér][jiǎn,jiān][tī][chú][mù][xù]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今我刺舟康郎曲,舟前老翁走且哭。
蒙袂赤跣剑小男,问之与我涕相续。
饶州城南旧姓子,出入辇人被华服。
岂知醉饱有时尽,晚遭乱离日枵腹。
往年县官沈与李,仓卒教民执弓槊。
长男二十视贼轻,两官俱死死亦足。
去年始见防东军,三月筑城废耕牧。
军中夜嚣书又哗,往往潜占山村宿。
后来将军毕金科,能奔虏卒如豕鹿。
饶人亡归再团练,中男白晰时十六。
将军马号连钱总,授儿揃剔刍苜蓿
此马迎陈健如虎,将军雷吼马电逐。
昨怒追风景德镇,但膊千人去不复。
将军无身有血食,马后吾儿鸟啄肉。
命当战死那望生,如此雄师惜摧衄。
不然拒璧城东头,棘手谁能拔五岳?蜀黔骑士绝猛激,守戍胡令简书促。
郡人已无好肌肤,莫再相惊堕鸡谷。
此时老翁仰吞声,舌卷入喉眼血瞠。
衣敝踵穿不自救,原客且念怀中婴。
呜呼谁知此翁痛,羸老无力操州兵。
山云莽莽燐四出,湖上黑波明素旌。
大帅一肩系百城,一将柱折东南倾。
我入无家出忧国,对翁兀兀伤难平。
筐饭劳翁勿涕零,穷途吾属皆偷生。

查看原文

注释

【苜蓿】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蝶形,呈紫色。结荚果。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授】

授【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受上聲。《說文》予也。《廣韻》付也。

《集韻》承呪切,音壽。義同。《詩·鄭風》還,予授子之粲兮。《禮·曲禮》男女不親授。《史記·留侯世家》沛公殆天授。《前漢·翟方進傳》當大都授時。《註》總集諸生,大講授也。

姓。漢有授異眾。《集韻》或作譌。

【儿】

儿【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揃】

揃【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卽淺切《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音翦。《說文》搣也。《三蒼》猶翦也。《史記·西南夷傳》西夷後揃剽分二方。《註》揃,分割也。剽亦分義。

《魯世家》周公自揃其蚤,沈之河。《唐書·韋表微傳》吾年五十,拭鏡揃白。一曰擇也。

平聲。《集韻》子仙切,音煎。義同。《儀禮·士喪禮》蚤揃。《釋文》子前反。

箋識也。與㮍同。亦作椾。

《集韻》《韻會》贅文。

【剔】

剔【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他歷切,音惕。《說文》解也。从刀,易聲。《玉篇》解骨也。

《韻會》或作肆。《周禮·天官·內饔註》割者,肆解肉也。

《集韻》施切,音釋。治也。

他計切,音剃。同剃。

【刍】

芻【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側愚切《正韻》楚徂切,音初。《說文》刈草也。《詩·大雅》詢于芻蕘。《疏》芻者飼牛馬之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食曰芻。《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禮·祭統》士執芻。《註》藁也。《詩·小雅》生芻一束。《箋》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草名。《小雅》終朝采綠。《箋》綠,王芻也。

梵語謂僧曰苾芻。

芻尼。《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姓。見《何氏姓苑》。

《集韻》葘尤切,音鄒。《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干祿字書》通作字原从艸从口从丑作。

【苜】

苜【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莫六切《正韻》莫卜切,音牧。《本草》苜蓿,一名牧蓿,謂其宿根自生,可飼牧牛馬也。《史記·大宛列傳》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肥饒地。《西京雜記》苜蓿,一名懷風,時人謂之光風,茂陵人謂之連枝草。《述異記》張騫苜蓿,今在洛中。《韓愈詩》萄苜从大漠。《漢書》作目宿。

《博雅》水苜,也。

【蓿】

蓿【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息逐切,音肅。苜蓿,見苜字註。《漢書》作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