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旨晰胪陈

出自:明代·方起龙《得茅鹿门所评欧阳文忠集三十二卷板刻精工而篇帙完好若手未触盖数十年前物也因重装日披而庄诵之》

拼音:[yì][zhǐ][xī][lú][chén]

平仄:仄仄平平平

宋世欧阳公,文章之凤麟。
力矫当时学,黜险而崇醇。
直追韩愈步,独得史迁神。
一字落海内,金玉并争珍。
遂开苏曾先,师表天下人。
道德文章重,其学百世尊。
至明鹿门子,古传衍一薪。
手评先生集,意旨晰胪陈
闻与韩柳苏,曾王合刻均。
他集予未见,此刻精绝伦。
古香生篇帙,岁久乃能新。
投予好古志,得之匪无因。
玩观不敢苟,毋使或泯沦。

查看原文

注释

【意旨】1.亦作"意指"。亦作"意恉"。 2.谓意之所在。多指尊者的意向。
【胪陈】逐一陈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意】

意【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䔬。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與臆通。《賈誼·服賦》請對以意。《史記》作臆。《師古曰》叶韻音億。《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旨】

旨【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指。《說文》美也。《書·說命》王曰旨哉。《傳》旨,美也。《詩·邶風》我有旨蓄。《傳》旨,美也。

《正字通》凡天子諭告臣民曰詔旨,下承上曰奉旨。

《玉篇》意也,志也。《易·繫辭》其旨遠。《疏》旨意深遠。

《韻補》叶脂利切。《左思·魏都賦》蓋比物以錯辭,述淸都之閑麗。雖選言以章,徒九復而遺旨。

【晰】

晰【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先的切,音錫。明也。

【胪】

臚【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力居切《集韻》《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皮也。《抱朴子·至理卷》淳于能解臚以理腦。

《廣韻》腹前曰臚。《通雅》臚脹,腹彭脹也。

《玉篇》臚,陳也。《廣韻》陳,序也。《爾雅·釋言》臚,敘也。《疏》以禮陳敘於賔客也。《史記·六國表》臚於郊祀。《前漢·郊祀歌》殷勤此路臚所求。

《正韻》傳也。《晉語》聽臚言於市。《註》臚,傳也。《史記·叔孫通傳》臚句傳。《註》上傳語告下爲臚。

官名。《後漢·百官志》大鴻臚一人,中二千石。

《韻會》兩舉切,音膂。與旅同。《前漢·敘傳》大夫臚岱。《註》鄭氏曰:臚岱,季氏旅於泰山是也。師古曰:旅,陳也,臚亦陳也。臚旅聲相近,其義一耳。

《正字通》亦作盧。《唐書·和逢堯傳》鴻臚作鴻盧。《正字通》說文:臚,从肉盧聲。孫氏力居切,籀文作膚,義同音別,二文宜竝存。臚音盧,膚音趺,皮膚通作皮臚,臚傳必不可言膚傳,鴻臚必不可稱鴻膚,各從其類,則言義兩無殽互。

【陈】

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饋八簋。

《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

《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久也。《書·盤庚》失于政,爲久之義。

《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謂言其過於外也。

《廣韻》衆也。

《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州。

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玉篇》或作塵。

《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關音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