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宇日瞀瞀

出自:元代·孛朮鲁翀《范坟诗》

拼音:[jiǔ][yǔ][rì][mào][mào]

平仄:仄仄仄仄仄

忠文峨眉英,始也迹甚微。
堂堂薛简肃,旟隼西南飞。
其人古廉守,肯持蒟酱归。
所得一伟人,天下大布衣。
引以宾王家,光映春官闱。
昭陵宋仁主,前星久无辉。
犯讳言所难,雷电每霁威。
雄哉鍊石手,妙补天巍巍。
丞相江南来,云掩扶桑晖。
旧德陈苦辞,往往阨谤讥。
诸贤抗章疏,弱卒攻坚围。
公力斡禹鼎,正气砰黄扉。
荆舒愤至骨,斥语笔自挥。
赠之以蕙兰,何往无芳菲。
时公与司马,声谐玉琴徽。
解冠挂神武,甘老西山薇。
九宇日瞀瞀,赤子将畴依。
两公幸无恙,起拯或庶几。
嗣君元祐初,痛洗前人非。
民望属司马,欲遁天为鞿。
帝命起公卧,门久车马騑。
君实了吾事,此外何所希。
清风溢寰海,不啻严陵矶。
公既晚家许,道德人所腓。
襄城下封竁,汝颍皆京圻。
我来访遗垄,名姓存依稀。
来仍散兵烬,雨雪无留霏。
公名在天下,岂逐薤露晞。
谁能禁耕牧,盛事乘薪机。
吾力不足振,感叹徒歔欷。

查看原文

注释

【九宇】1.犹言九州。 2.指高空。
【瞀瞀】1.垂目谨视。 2.昏花。引申为昏昏沉沉。 3.愚昧无知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九】

九【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姓。

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

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集韻》《正韻》通。

【宇】

宇【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穻《唐韻》《集韻》王矩切《等韻》于矩切,音禹。《說文》宇,屋邊也。《釋名》宇,羽也,如鳥羽翼,自覆蔽也。《易·繫辭》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詩·豳風》八月在宇。《註》宇,簷下也。《大雅》聿來胥宇。

《廣韻》大也。《玉篇》方也,四方上下也。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史記·秦本紀》包舉宇內。

《孔穎達·正義》于屋,則簷邊爲宇。于國,則四垂爲宇。《周語》先王規方千里,以爲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隤下曰宇。《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上欲尊,而宇欲。

籀文作㝢。《張衡·東京賦》德㝢天覆。《集韻》亦作㡰。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瞀】

瞀【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切,音茂。《說文》低目謹視也。

《玉篇》目不明貌。《晉書·天文志》眼瞀精絕,故蒼蒼也。《揚子·太經》視也見,而晦也瞀。《亢倉子·全道篇》夫瞀視者,以黊爲赤。《註》黊同黃。《韓愈·南山詩》淚目苦矇瞀。

亂也。《北史·房豹傳》是非瞀亂。《楚辭·九章》中悶瞀之忳忳。《註》煩亂也。

不敢正視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子弟之容瞀瞀然。

被髮也。《淮南子·道應訓》去其瞀而載之木。《註》木騖鳥冠也。

蟲名。《埤雅》蜹似蚊而小。一名瞀芮。《列子·天瑞篇》瞀芮生乎腐蠸。

姓。《左傳》莒有瞀胡。

通作貿。《禮·檀弓》貿貿然來。《註》貿貿,不明貌。與瞀同。

通作霿。《廣韻》䐨瞀。《集韻》作䐨霿,鄙吝心不明也。《正韻》無識也。《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註》傋音寇,愚也。瞀,無知也。《前漢·五行志》作傋霿。

通作愗。《楚辭·九辯》直怐愗以自苦。《註》愗音茂,愚貌。與瞀通。互詳䐨字註。

《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義同。

《王逸·九思》復顧兮彭瞀,叶上憂下投。本作務。務光,古介士也。一作牟光。古務瞀牟通。

《廣韻》莫角切。《集韻》墨角切,尨入聲。目不明也。

《集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義同。

俯視也。《黃帝素問》民病肩臂瞀重。《註》低目俯首曰瞀。《靈樞經》交兩手而瞀爲臂厥。《註》瞀,目垂貌。

《集韻》微夫切,務平聲。《前漢·地理志》雊瞀,縣名,屬上谷郡。《註》孟康音句無。

《字彙補》莫到切,音冒。視眩易也。《莊子·徐無鬼》予適有瞀病。

《埤雅》莫卜切,音木。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見物者,謂之雀瞀。《說文》本作瞀。《集韻》或作。瞀字原刻从攴,不从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