瘖瘖蜩蝉壳未脱

出自:元代·揭祐民《绣妇行》

拼音:[yīn][yīn][tiáo][chán][ké,qiào][wèi][tuō]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回文未动机心忙,幼时学刺双鸳鸯。
渐摹小景作芦雁,稍引初智成麇獐。
几回停线望长晷,年深勾拨入教坊。
宫罗裁就绣御用,伴伍推让尊前行。
一丝欲理三涤手,龙凤密凑云分光。
臂垂枯木挂猿狖,眼注寒水明鹙鸧。
瘖瘖蜩蝉壳未脱,栉栉蚕腹丝为僵。
晴天日杲等馀事,清夜膏继争毫芒。
鸣机裂下绷忽解,掴掴一弗声闻廊。
千秋万岁奉圣王,若比倚市真谁强。

查看原文

注释

【瘖蜩】即瘖蝉。
【蜩蝉】1.即蝉。 2.指宦官。汉时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因以蜩蝉指宦官。
【蝉壳】蝉自幼虫变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瘖】

瘖【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於今切《集韻》《韻會》於金切《正韻》於禽切,。

蟲名。《揚子·方言》謂之寒蜩。寒蜩。瘖蜩也。

《集韻》於禁切,音䕃。痛劇也。

《韻彙小補》古文陰字。註詳阜部八畫。

【蜩】

蜩【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玉篇》蟬也。《詩·豳風》五月鳴蜩。《大雅》如蜩如螗。《傳》蜩,蟬也。螗,蝘也。《疏》《釋蟲》云:蜩、蜋、蜩、螗,舍人曰:皆蟬也。方語不同,三輔以西爲蜩,梁宋以西謂蜩爲蝘,楚地謂之蟪蛄。《楚辭》云:蟪蛄鳴兮啾啾是也。陸璣疏云:螗一名蝘虭,《字林》虭或作蟟也。靑、徐人謂之螇螰。然則螗蝘亦蟬之別名耳。《爾雅·釋蟲》蜩,蜋蜩。《註》夏小正傳曰:蜋蜩者五彩具。《又》螗蜩。《註》夏小正傳曰:螗蜩者,蝘。俗呼爲胡蟬,江南謂之螗蛦。《又》蠽,茅蜩。《註》江東呼爲茅截,似蟬而小,靑色。《又》蝒,馬蜩。《註》蜩中最大爲馬蟬。《又》蜺,寒蜩。《註》寒螿也。似蟬而小,靑色。《酉陽雜俎》蜩屬,旁鳴。

蜩甲,蟬蛻也。《莊子·寓言篇》予蜩甲也。

徒弔切,音掉。蜩蟉,龍首動貌。《前漢·司馬相如傳》蜩蟉偃蹇怵以梁倚。

《韻補》。

【蝉】

蟬【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揚子·方言》蟬,楚謂之蜩。《古今注》齊王后忿死,尸變爲蟬。登庭時嘒唳而鳴,王悔恨,故世名蟬曰齊女也。《大戴禮》蟬飮而不食。《酉陽雜俎》蟬未蛻時名復育。《蠡海集》蟬近陽,依于木,以隂而爲聲。

《後漢·輿服志》侍中中常侍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古今注》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蟬,取其淸虛識變也。

蟬嫣,連也。《前漢·揚雄傳》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揚子·方言》蟬,毒也。

車名。《鹽鐵論》推車之蟬攫,負子之敎也。《註》許愼曰:蟬攫,車類也。

人名。《大戴禮》顓頊產窮蟬。

與嬋通。《成公綏·嘯賦》蔭脩竹之蟬蜎。

《集韻》財仙切,音錢。同,蟲名。

田黎切,音提。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

《正韻》上演切,音善。蜿蟬,舞盤曲貌。《王逸·九思》乗六蛟兮蜿蟬。《註》羣蛟之形也。或作蟺。

【壳】

壳【補遺·丑集】【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補》殻字省文。《馮仲好集序》人之所以有生者,軀壳也。壳字中从一从几。(殼)與㱿同。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脱】

脫【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一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註》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爲不得脫長安。《註》脫,免也。

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註》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註》脫易素。

《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遺,猶脫也。

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註》脫,過去也。

除也。《公羊傳·昭十九年》復加一飯,則脫然愈。《註》脫然,疾除貌。

《韻會》誤也。

或然之辭。

草名。《爾雅·釋草》倚商,活脫。《山海經》升山,其草多寇脫。《註》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鳥名。《博雅》籠脫,鷂也。

山名。《山海經》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

龍脫,地名。《史記·樊酈傳》戰龍脫。《註》在易州。

《廣韻》《集韻》《正韻》他括切《韻會》他活切,音捝。義同。

《集韻》欲雪切,音悅。蟲新出,皮悅好貌。司馬彪說。《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化而爲蟲,生於竈下,其狀若脫。《註》脫,新出皮也。

《集韻》吐外切。與娧同。娧娧,舒遲貌。一曰喜也。《詩·召南》舒而脫脫兮。《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又必舒而脫脫焉。《釋文》脫,吐外反。

《淮南子·精神訓》脫然而喜矣。《註》脫,舒也。

《韻補》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乗其如脫。《註》脫,叶徒對反。

叶音託。《蘇軾·范景仁銘》君實旣來,遁歸於洛。縶而維之,莫之勝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