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眉莫苦

出自:近现代·梅冷生《买陂塘·刘丈厚庄属题戊社六六清集,社中人多慎社旧友。即和王海髯词一解为题,予与髯公杭州一别亦数年矣》

拼音:[zǎn,cuán][méi][mò,mù][kǔ]

平仄:平平仄仄

怅盟鸥、榭荒波冷,五年前事谁举。
新闻汐社潮来信,望倦暮云南去。
今旧雨。
费十样蛮笺,万叠江湖句。
攒眉莫苦
奈赤伞撑空,黄巾满地,良会或天许。
西泠好,此际亭亭闲伫。
明妆裳佩无数。
回风十丈狂尘起,隔断闹红俦侣。
君忆否。
渐绮梦如烟,我欲寻烟语。
低回和汝。
想黎阁分灯,槿篱晞发,花外碧山谱。

查看原文

注释

【攒眉】皱起眉头。不快或痛苦的神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攒】

攢【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9画

《韻會》徂丸切《正韻》徂官切,音巑。族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

《上林賦》攢立叢倚。《宋之問詩》江回雲壁轉,天小霧峰攢。

不葬而掩其柩曰攢。亦作欑。

地名。《左傳·僖二十五年》晉侯朝王,王與之陽樊溫原攢茅之田。《後漢·郡國志》河南郡,修武有陽樊攢茅田。《註》杜預曰:縣西北有攢城。○按《左傳》《後漢書》攢从扌。《韻會》改从木作欑。

《唐韻》《韻會》《正韻》在玩切《集韻》徂畔切,巑去聲。亦聚也。

《唐韻》《集韻》則幹切,音贊。義同。

《集韻》《韻會》《正韻》祖官切,音鑽。治擇也。《禮·內則》柤棃曰攢之。《疏》一一攢看其蟲孔也。通作鑽。

《集韻》子罕切,音䰖。折也。

《韻補》寒韻古轉先韻,子全切,音鐫。《韋誕·景福殿賦》枅梧綺錯,楶棁鱗攢。芙蓉側植,藻井倒懸。

【眉】

眉【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陽立于二,故眉長二寸。《註》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郭璞註》言秀眉也。《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註》豪眉也。

渠眉,玉飾之溝瑑也。《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井邊地曰眉。《前漢·游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註》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姓。宋眉壽,明眉旭。

《韻會》通作麋。《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通作嵋。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兩山相對如蛾眉。

州名。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爲名。○按《說文》本作睂,从目,象睂之形。上象額理也。徐曰:仌,頟理也。指事。隸作眉,《字彙補》又作,非。

【莫】

莫【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