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万石皆明珠

出自:元代·宋沂《送逯都水赴海运万户》

拼音:[sān][bǎi][wàn,mò][shí,dàn][jiē][míng][zhū]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都水使者日边来,黄金虎符照漕台。
笑持英簜入沧海,不比徐福求蓬莱。
将军昔骑青骢马,风采桓桓丹阙下。
紫髯如戟半成霜,议论精神更潇洒。
今年运米发东吴,三百万石皆明珠
扬旗列戟耀云汉,伐鼓鸣金转舳舻。
将军尚文今尚武,何物鲸鲵敢予侮。
搀抢荡灭凋瘵平,报政归来奏明主。

查看原文

注释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百万】形容数目极大。
【万石】1.《汉书.石奋传》:"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奋为万石君。"后因以"万石"指汉石奋。 2.指一家有五人官至二千石或一家多人为大官者。 3.汉代三公别称万石。后泛指官职高的人。
【明珠】1.光泽晶莹的珍珠。 2.比喻忠良的人。 3.比喻可宝贵的事物。 4.道教谓眼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石】

石【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

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

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量名。十斗曰石。《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官祿秩數稱石。《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水亦稱石。《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酒亦稱石。《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衡名。百二十斤爲石。《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禮·月令》仲春鈞衡石。《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州名。《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姓。《左傳》衞大夫石碏。

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叶常義切,音嗜。《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叶石若切,音杓。《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叶七各切,音錯。《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皆】

皆【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

《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明】

明【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

《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

《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

《詩·小雅》祀事孔明。《箋》明,猶備也。

《詩·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猶尊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廣韻》昭也,通也。

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小雅》明發不寐。《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與盟同。《詩·小雅》不可與明。《箋》明,當爲盟。

與孟同。《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註》師古曰:明音萌。

《韻補》叶謨郞切。《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叶彌延切。《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