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逦绵亘无涯垠

出自:清代·李富孙《鹰窠顶观日出歌》

拼音:[yǐ,yí][lǐ][mián][gèn][wú][yá][yín]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东南泽国横神山,迤逦绵亘无涯垠
鹰窠之顶势萃嵂,但见众峰罗列如儿孙。
秋来木叶脱,崭然露孱颜。
狮头岩接九曲径,天风蓬勃难跻攀。
披衣振策凌绝磴。
目极巨浸连弯环。
惟兹十月逢合朔,黄白同度氐角间。
归墟掣泄晨光动,熹微倒影扶桑暾。
哉生一魄但隐见,空中摩荡蛟龙渊。
须臾红霞冲万丈,精光迸出白玉盘。
砉然劈开乌与兔,波涛汹涌跳双丸。
银澜沈壁彩,雪浪翻金盆。
玉树琪花互掩映,蓬壶瑶阙纷烟煴。
参差岛屿散奇绮,目之所注移神魂。
何须访泰岳、蹑崇峦、登日观、窥天门,即此海峤临汤谷,已觉波云灿烂上下相吐吞。
嗟彼祖龙思东渡,射蛟鞭石心烦冤。
浮天浩淼不可室,沙中一柱徒空存。
若木枝拂神仙窟,凭高遐瞩称奇观。
天鸡三号旦复旦,饱看羲和策驭山之巅。

查看原文

注释

【迤逦】迤逦(yǐ-) : 曲折延绵;缓行:迤逦不断的青山|沿河迤逦而行。1.亦作"迤"。亦作"迤里"。亦作"迤逦"。亦作"迤"。 2.曲折连绵貌。 3.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4.斜延貌;延伸貌。 5.缓行貌。 6.渐次;逐渐。
【绵亘】延续不断;延伸:绵亘千里|绵亘不绝|峰峦绵亘。
【无涯】1.亦作"无厓"。亦作"无崖"。 2.无穷尽;无边际。
【涯垠】边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迤】

迤【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與迆同。《爾雅》註:迤邐,旁行連延也。

《集韻》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移。委迤,自得貌。

《集韻》《正韻》唐何切,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

【逦】

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力紙切《集韻》《韻會》輦尒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行邐邐也。《集韻》邐迆,旁行連延也。

【绵】

綿【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亘】

亘【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宣。《說文》求宣也。揚布也。

與桓同。烏亘,外國名。◎按亘本作从二从囘,囘卽回字,今从日作亘。

毛晃曰:紹興二年,禮部看詳姓氏,从水从亘,水名。从木从亘,木名。从木从亘者,皆定讀曰亘。若《晉書》亘彝,亘溫,《書·禹貢》西傾因亘是來之類是也。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涯】

涯【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五佳切《集韻》《韻會》《正韻》音崖。《玉篇》水際也。《書·微子》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借作窮盡意。《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朱涯,水名。《前漢·地理志》在鬱陵郡臨塵縣。

《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義同。

《韻補》叶牛何切,音俄。《柳宗元·道州孔子廟銘》欽惟聖王,厥道無涯。世有頌辭,益疾其多。

【垠】

垠【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㙬音銀。地埒也,岸也。《爾雅·釋地》九天之際曰九垠。《楚辭·遠遊》逴絕垠乎寒門。《註》北極之門。《淮南子·天文訓》氣有漢垠。《揚雄·甘泉賦》漂龍淵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

天閒決兮地垠開。

《集韻》魚斤切《韻會》疑斤切,音䖐。義同。

與圻通。見圻字註。

《集韻》五斤切,音痕。《博雅》崖也。亦作沂。

古恨切,音艮。土有起跡。

通作銀,界限也。

叶五堅切,音姸。《楚辭·遠遊》道可受兮而不可傳,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按叶音宜,歸本韻,傳在先韻,言在元韻,《字彙》魚軒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誤。今依《韻補》攺正。从土从艮。艮,止也,止于其所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