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苑宴高堂

出自:宋代·袁毂《和刘景文登介亭》

拼音:[hàn][yuàn][yàn][gāo][tá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东南富山水,所病在卑溽。
阴晴变朝暮,梅雨大田足。
翰苑宴高堂,金斝浮蚁渌。
诗泠四座耳,醉饱五经腹。
亭午登介亭,萦纡俯山麓。
行路愁暍死,是月丁初伏。
乘高瞰群峰,刚后浪奔逐。
三吴在指掌,百粤入双目。
汉忧分朱蟠,尧意注黄屋。
下舆曾未几,传命甚邮速。
霸遂伏下风,元白仰高躅。
倡予而和汝,谈笑唾珠玉。
所恨继者贫,囊箱无寸幅。
刘侯世良将,文史三冬读。
坐啸胡骑却,行歌燕旦哭。
儒将久寂寥,断弦今日绩。
所得最在诗,铦利锋莫触。
唱酬黄卷上,如响答深谷。
王侯富方丈,熊掌我所欲。
独馁不得饱,中心但诚服。

查看原文

注释

【翰苑】1.文苑。文翰荟萃之处。 2.翰林院的别称。
【高堂】1.高大的厅堂。 2.〈书〉指父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翰】

翰【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音旱。《說文》天雞赤羽也。逸周書曰:文翰若翬雉,一名鷐風。周成王時獻之。

《玉篇》飛也。《易·中孚》翰音登于天。《註》翰,高飛也。

《易·賁卦》白馬翰如。《疏》鮮潔其馬,其色翰如。《禮·檀弓》戎事乘翰。《註》翰,白色馬也。

《詩·大雅》維周之翰。《爾雅·釋詁》翰,榦也。

《前漢·揚雄傳》故藉翰林以爲主人,子墨爲客卿以風。《註》翰,筆也。《文選·李善註》翰林,文翰之多若林也。

《廣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義同。《正韻》翰有平去二音。凡稱書翰者,謂以羽翰爲筆以書。平去二音皆通。《正字通》爾雅作鶾,亦作㲦。

【苑】

苑【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正韻》於阮切《集韻》《韻會》委遠切,音婉。《說文》所以養禽獸也。《周禮·地官·囿人疏》古謂之囿,漢謂之苑。《前漢·高帝紀》故秦苑囿園池,令民得田之。《註》養禽獸曰苑。《白虎通》苑囿所以在東方,謂養萬物。東方,物所生也。

縣名。《史記·高祖功臣侯年表》高苑侯丙倩。《索隱註》縣屬千乗。

善苑,國名。見《洞冥記》。

《莊子·天地篇》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濵。《註》苑風,扶搖大風也。

書名,如《文苑》《類苑》》《藝苑》《說苑》之類。

宮室名。如內苑、禁苑、西苑、南苑之類。

星名。《史記·天官書》句曲九星,二曰天苑。

藥名。蕀苑,遠志也。見《博雅》。

《集韻》《韻會》紆願切,音怨。《周禮·地官》禁山之爲苑。劉昌宗讀去聲。《左思·吳都賦》遭藪爲圃,値林爲苑。異荂蓲蘛,夏曄冬蒨。

《類篇》于袁切,音鴛。人姓。《左傳》苑何忌,齊大夫。《魏志》渤海苑康。

音鬱。《詩·小雅》我心苑結。《箋》苑,猶屈也,積也。《釋文》音鬱。

《正韻》委粉切,讀如蘊。義同。

苑、菀互通。《前漢·百官表》牧師菀令。《晉語》人皆集于苑。

《韻補》叶音氳。《詩·秦風》蒙伐有苑。《註》苑,文貌,讀平聲,叶上羣韻。

【宴】

宴【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燕。《說文》安也。从宀妟聲。《爾雅·釋訓》宴宴,居息也。《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詩·衞風》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註》言總角之時,與爾宴樂言笑也。

宴饗。古者饗爲盛禮,或饗而不宴,或宴而不饗。《左傳·宣十六年》王饗有體薦,宴有折俎。《註》饗則半解其體而薦之,宴則體解節折,升之於俎,使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也。

《集韻》通作燕。《詩·小雅》以燕樂嘉賔之心。《註》燕安也。

叶於旰切,音案。《班固·西都賦》殊形詭制,每各異觀。乗茵步輦,惟此息宴。觀去聲。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堂】

堂【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坣㙶《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說文》殿也。正寢曰堂。《釋名》高顯貌。《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詩·豳風》躋彼公堂。

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也。《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

堂室。《爾雅·釋宮》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謂之室。

官署。《漢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

戸部有考堂,天下歲會計處。

《吳郡國志》郡太守堂,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數失火,以雌黃塗之乃止,故郡治曰黃堂。《呂氏春秋》宓子賤鳴琴而單父治,故縣治曰琴堂。

堂堂,盛也,正也。《論語》堂堂乎張也。《淮南子·兵略訓》堂堂之陣又衆笑曰哄堂。《因話錄》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一人知雜事,名雜端。公堂會食皆絕笑,左右不可忍,雜端笑而三堂皆笑,遂謂哄堂。

佛堂曰鴈堂。《釋氏要覽》毗舍離爲佛作堂,形如鴈字,因名。文巫祭。《周禮·春官》男巫冬堂,贈無方無算。《註》冬歲之窮,設祭于堂,贈送萬鬼也。

地名。《詩·鄘風》望楚與堂。《註》楚,楚丘。堂,丘之旁邑。

山之寬平處曰堂。《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姓。《韓詩外傳》堂衣若扣孔子之門。

複姓。漢儒高堂生,唐貞觀詔從祀。

叶徒紅切,音同。《屈原·九歌》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