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笇尽握齱

出自:清代·王拯《拟古 其六》

拼音:[chí][suàn][jìn,jǐn][wò][zōu]

平仄:平仄仄仄平

左藏早亏竭,捃摭到关榷。
国中又四郊,持笇尽握齱
江湖久乾旱,灾祲又螟蠼。
去年履亩余,箕敛又今作。
军中责转运,官岂为囊橐。
富贪贫者死,骨血任敲斲。
敲斲何敢言,斯民甚中悫。
谁知剜心肉,尔乃事酒乐。
玉貌锦衣郎,金鞍骑六駮。
金张本家世,光彩甚卓荦。
清晨谒中军,晚出大欢噱。
第闻前军捷,筹运秘帷幕。
明镫宴如渑,号令走雷雹。
归来百呵殿,计日有佳擢。
小人幸葭莩,茹拔尽优渥。
歌儿头锦缠,挥斥罄山岳。
吾军虮生甲,菜色忍桑蠋。
而官计锱铢,相对情殊邈。
群饥走何之,铤鹿能反角。
足寒伤人心,朝涉何劳斮。

查看原文

注释

【握齱】见"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持】

持【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

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

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

《正韻》知切,音馳。義同。

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笇】

笇【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貫切,音算。義同算。《史記·吳王傳》上方與鼂錯調兵笇軍食。《水經注》武帝建元中,使虞丘壽王與待詔能用笇者,舉措阿城以南,盩厔以東,宜春以西,提封頃畝。

《集韻》竹器。《正字通》又姓。《集韻》或作。

【尽】

尽【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握】

握【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渥。《說文》搤持也。陸佃云:持五指也,在外爲持,在內爲握。《詩·小雅》握粟出卜。《儀禮·鄉射禮》箭籌長尺有握。《註》握。本所持處也。《又》大夫之矢,則兼束之,以茅上握焉。《註》握,謂中央也。《禮·王制》宗廟之牛,角握。《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

《集韻》烏谷切,音屋。小貌。《易·萃卦》若號一握爲笑,鄭氏讀。《前漢·司馬相如傳》委瑣握,局陿也。

《爾雅·釋言》握,具也。《疏》握持辦具也。《鄭註》握卽屋字。

與幄通。《周禮·春官·巾車》翟車貝面組總,有握。《註》有握,則無蓋矣。如今輧車是也。《釋文》握音屋,又烏學反。

於切,音漚。喪用束手者。或作䌂。

【齱】

齱【亥集下】【齒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說文》齵也。

《玉篇》齒聚貌。

《廣韻》齒偏。

同齪。《前漢·酈食其傳》握齱好苛禮。《註》應劭曰:握齱,急促之貌。韋昭曰:握齪,小節也。

《集韻》仕垢切,音鯫。齱齵,齒不正。

《集韻》《類篇》。齒叢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