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奴虽小畜

出自:清代·孙荪意《所爱猫为颖楼逐去作诗戏之》

拼音:[māo,máo][nú][suī][xiǎo][xù,chù]

平仄:平平平仄仄

猫奴虽小畜,首载自《三礼》。
祭与八蜡迎,圣人所不废。
而况爱者多,难以屈指计。
立冢标霜眉,哦诗称粉鼻。
黄荃工写生,昌黎曾作记。
五德谑见嘲,十玩图斯绘。
黄金铸像偿,沈香斫棺瘗。
乃知爱猫心,无贵贱钜细。
余亦坐此癖,张搏绝相似。
贮之绿纱帷,呼以乌圆字。
箬裹红盐聘,柳穿白小饲。
时时绕膝鸣,夜夜压衾睡。
著书盈简编,颇自矜奇秘。
神骏支公怜,笼鹅右军嗜。
所爱虽不同,玩物宁丧志。
檀郎独胡为,似疾义府媚。
一旦触其怒,束缚遽捐弃。
据座啖牛心,虽然名士气。
当门锄兰草,颇伤美人意。
知君味禅悦,此举非无谓。
吞却死猫头,悟彻无上义。

查看原文

注释

【猫奴】猫。
【小畜】《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干下巽上。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猫】

猫【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武瀌切《集韻》眉鑣切,音苗。《玉篇》夏田也。

《廣韻》俗貓字。詳豸部貓字註。(貓)《廣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音苗。《說文》貍屬。《廣韻》獸,捕䑕。《禮·郊特牲》迎貓,爲其食田䑕也。《正字通》陸佃曰:䑕善害苗。貓能捕䑕,故字从苗。

貓睛,子午卯酉如一線,寅申巳亥如滿月,辰戌丑未如棗核。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隂類也。

《格古論》貓,一名烏員。

《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詩·大雅》有貓有虎。《傳》貓,似虎淺毛者也。

《唐韻》莫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謨交切,音茅。義同。《廣韻》俗作猫。

【奴】

奴【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㚢《廣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音孥。《說文》奴婢,古之罪人。《周禮·秋官·司厲》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藳。凡有爵者,與七十者,未齔者,皆不爲奴。《前漢·衞靑傳》人奴之生,得無笞罵足矣,安望封侯乎。

地名。雍奴,漢縣,屬漁陽郡。建武二年,封恂爲雍奴侯。見《後漢書》。

澤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見《水經注》。

姓。廬奴之後。見《統譜》。

念奴,官妓名。《元稹·連昌宮詞》力士傳呼覓念奴。

梵言䭾索迦,華言奴。

飛奴,鴿也。張九齡家養羣鴿,每與親知書信,繫鴿尾上,依所敎投之。

燭奴,燭檠也。申王以檀木刻童子執畫燭,名曰燭奴。見《天寶遺事》。

酪奴,與茗爲奴。齊王肅品題食物,惟酪不中與茗爲奴,見《洛陽伽藍記》。

木奴,柑橘號。《杜甫詩》方同楚客憐鄕樹,不學荆州利木奴。見《玉堂閑話》。

竹奴,靑奴,世所稱竹夫人,所以憩臂休膝者,見《黃庭堅集》。

錫奴,溫足缾也。荔枝奴,龍眼也。狸奴,獺也。見《玉堂閑話》。

《類篇》奴故切,音砮。亦賤稱也。

【虽】

雖【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小】

小【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蕭上聲。《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玉篇》細也。《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詩·邶風》慍于羣小。《註》小,衆妾也。

《韻輯》白小,魚名。

叶蘇計切,音細。《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畜】

畜【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嘼《唐韻》丑六切《集韻》敕六切《正韻》昌六切,音觸。《說文》田畜也。引《淮南子》註言:田之汙下黑土者,可畜牧也。○按《淮南》無此語。

積也。《禮·月令》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斂,務畜菜。《註》始爲禦冬之備。《釋文》畜,丑六反。

《內則》子婦無私貨,無私畜。

止也。《孟子》畜君何尤。《註》畜,止也。敕六反。

大畜,小畜,易卦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六切,音旭。養也。《易·師卦》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衆。《論語》君賜生,必畜之。《史記·樂毅傳》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容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天下誰畜之。《註》畜,猶容也。許六反。

六畜。《左傳·桓六年》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釋文》畜,許六反。《註》六畜旣大而滋也。《禮·曲禮》問庶人之富,數畜以對。《疏》謂雞豚之屬。《釋文》許六反,鄭註:周禮云始養曰畜。○按六畜之畜,古俱許六反,今人讀作昌六反。

起也。《詩·小雅》拊我畜我。《箋》畜,起也。《釋文》喜郁反。

順也。《禮·祭統》孝者,畜也。順于道,不逆于倫,是之謂畜。《註》畜謂順於德敎。《釋文》許六反。

孝也。《禮·孔子閒居》無服之喪,以畜萬邦。《註》畜,孝也。使萬邦之民競爲孝也。

《莊子·徐無鬼》許由曰: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爲天下笑。

留也。《禮·儒行》易祿而難畜也。《註》難畜,難以非義久留也。

姓。漢畜客,畜意,天水有畜氏。

《廣韻》《集韻》《正韻》許救切,音齅。《左傳·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爲用。《疏》養之曰畜,用之曰牲。《釋文》畜,許又反。《周禮·天官·庖人》掌共六畜。《註》六畜,六牲也。《釋文》畜,許又反。

《集韻》丑救切,惆去聲。《周禮·天官·獸醫疏》在野曰獸,在家曰畜。《前漢·尹翁歸傳》掌畜官,音義。與獸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