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谟何洋洋

出自:清代·庄德芬《夏日读书示儿》

拼音:[shèng][mó][hé,hē,hè][yáng][yá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朱夏景物幽,閒居颇萧散。
南风扇清凉,北陆辔舒缓。
蝉嘶绿树深,蝶化青芜短。
疏帘隔朱曦,晴波荡虚馆。
烧兰烟结篆,泼茗香浮碗,稠叠红牙签,参差青镂管。
经义浩如海,说者穷论纂。
且喜左氏夸,并取南华诞。
文体逮六朝,音韵昭华琯。
坚思铁砚穿,勤欲韦编断。
毋使心旌摇,终期腹笥满。
圣谟何洋洋,四子梯六经。
至道有卷放,妙理无声形。
放之乂寰宇,卷之治家庭。
所贵笃信者,终日常惺惺。
渐渍?其膏,有若蚁聚腥。
十目示明畏,九思戒堕冥。
惟苦日车速,驰光不暂停。
谁挥鲁阳戈,三舍回曜灵。
贤哉车武子,夜深犹聚萤。

查看原文

注释

【圣谟】1.语出《书.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本谓圣人治天下的宏图大略。后亦为称颂帝王谋略之词。 2.犹圣训。 3.犹圣旨。
【洋洋】1.盛大或众多的样子:河水洋洋|洋洋大观|洋洋万言。 2.得意高兴的样子:喜气洋洋|洋洋自得|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圣】

圣【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字彙》古壞切,音怪,非。

《同文舉要》入又部,訓居也,循也。今作在,合在圣爲一字,因俗怪字作而誤。

【谟】

謨【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天下之謨。

《爾雅·釋詁》僞也。《註》謀而不忠。

無也。《南唐書·黨與傳》越人謨信,未可速攻。《註》謨信,無信也。閩人語音。

《集韻》《韻會》莫故切,模去聲。《前漢·敘傳》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謨,音慕。

《集韻》《類篇》末各切,音莫。亦謨也。《前漢·班固·幽通賦》謨先聖之大繇。師古讀。

叶滿補切,音姥。見《蔡邕·胡廣銘》。《集韻》或作謩。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洋】

洋【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似羊切《集韻》徐羊切,音詳。水名。《說文》水出齊臨朐高山,東北入鉅定。

《玉篇》水出昆侖山北。《山海經》昆侖之丘,洋水出焉。

藉水,卽洋水也。出上邽縣西北。《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

蜀水名。《水經》漢水東會洋水。

州名。《廣韻》本漢成固縣,秦爲漢中郡,魏置洋州。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爾雅·釋詁》洋,多也。《詩·魯頌》萬舞洋洋。

廣也。《詩·大雅》牧野洋洋。《中庸》洋溢乎中國。

瀾也。《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歎。

海名。《徐兢使高麗錄》洋中有白水洋,其源出靺鞨,故作白色。黃水洋卽沙尾也,其水渾濁且淺。

洋洋,水盛貌。《詩·衞風》河水洋洋。

與徉同。《史記·吳王濞傳》方徉天下。《註》方徉猶翺翔也。

與養同。《爾雅·釋訓》洋洋,思也。《疏》詩邶風中心養養。洋養音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