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恶作以异途

出自:魏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并序》

拼音:[měi][è,wù,ě,wū][zuò][yǐ][yì][tú]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
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
望轩唐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
淳源汨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
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
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
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
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
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
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
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独祗脩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
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
悯冯叟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
虽仅然于必知,亦苦心而旷岁。
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
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
悲董相之渊致,屡乘危而幸济。
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
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
伤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
虽好学与行义,何死生之苦辛!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
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
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
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土之莫及。
留诚信于身后,恸众人之悲泣。
商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
奚良辰之易倾,胡害胜其乃急。
苍旻遐缅,人事无已。
有感有昧,畴测其理。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

查看原文

注释

【美恶】1.美丑;好坏。指财货﹑容貌﹑年成﹑政俗等。 2.是非。
【恶作】1.恶作剧。 2.指十分低劣的作品。
【异途】1.不同的道路。形容有差别,不一样。 2.非正规的仕途。指非科举出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美】

美【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說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註》羊大則美,故从大。《五經文字》从犬从火者,譌。《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

《廣韻》好色。《詩·邶風》匪女之爲美。《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

《正韻》嘉也,好也。

《韻補》叶明祕切。《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夷音異。《玉篇》或作媺。

【恶】

惡【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音堊。《廣韻》不善也。从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

醜陋也。《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

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註》雖至敝盡,無瑕惡也。

粗也。《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

年凶曰歲惡。

器物不良曰苦惡。

糞穢也。《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靑蠅惡矣。《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

多所不可曰性惡。《後漢·華陀傳》爲人性惡難得意。

《廣韻》烏路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汙去聲。憎也,疾也。《左傳·隱三年》周鄭交惡。《註》兩相疾惡也。

忌也。《禮·王制》奉諱惡。《註》奉謂進也,諱謂先生之名,惡謂子卯忌日,謂奉進於王,以所諱所惡也。

恥也。《孟子》羞惡之心。

《廣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韻會》汪烏切,音汙。安也,何也。《論語》惡乎成名。《孟子》居惡在。

歎辭。《孟子》惡,是何言也。

與滹同。《禮·禮器》晉人將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惡池。《古今字考》惡同滹,池同沱,卽滹沱河也。古但作亞,加心作惡。加言作䛩,轉註。因各轉聲成亞,惡,䛩三文。《集韻》䛩卽惡也。

【作】

作【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胙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

振也。《書·康誥》作新民。

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

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

汨作,逸書篇名。

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

《集韻》《韻會》《正韻》子賀切,音佐。《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韻補》叶總古切,音阻。《韓愈·處州孔子廟》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叶子悉切,音卽。《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异】

异【寅集下】【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

《集韻》發歎也。

《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

《廣韻》退也。

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不同也。《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異姓之邦。《禮·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疏》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爲是善,則不非毀之也。又怪也。《釋名》異者,異於常也。《左傳·昭二十六年》據有異焉。《註》異猶怪也。《史記·屈賈傳》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奇也。《周禮·地官·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註》珍異,四時食物。《史記·仲尼弟子傳》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違也。

姓。唐異牟尋歸唐,冊封南詔王,今白水蠻有此姓。

異,翹草名。《爾雅·釋草》連異翹。

無名異藥名,主治金創折傷。

《韻補》叶延知切,音怡。《詩·邶風》洵美且異。叶下貽。

叶弋質切,音逸。《詩·小雅》亦祇以異。《朱註》逸織反。《無名氏樂德歌》所見奇異,叶甘美酒食。(異)

【途】

途【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

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

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相关诗句
谢良价于朝市 拥孤襟以毕岁 且欣然而归止 诚谬会以取拙 岂缊袍之为耻 既轩冕之非荣 不委曲而累己 宁固穷以济意 畴测其理 有感有昧 人事无已 苍旻遐缅 胡害胜其乃急 奚良辰之易倾 言始顺而患入 商尽规以拯弊 恸众人之悲泣 留诚信于身后 竟尺土之莫及 屈雄志于戚竖 不愧赏于万邑 广结发以从政 病奇名之不立 伊古人之慷慨 罕无路之不涩 何旷世之无才 惧斯言之虚陈 疑报德之若兹 何死生之苦辛 虽好学与行义 悲茹薇而殒身 伤请车以备椁 回早夭而又贫 夷投老以长饥 恒辅善而佑仁 澄得一以作鉴 曰天道之无亲 承前王之清诲 泪淋浪以洒袂 感哲人之无偶 屡乘危而幸济 悲董相之渊致 纡远辔于促界 悼贾傅之秀朗 眩三夫之献说 审夫市之无虎 亦苦心而旷岁 虽仅然于必知 赖魏守以纳计 悯冯叟于郎署 念张季之终蔽 无爰生之晤言 时既至而不惠 庶进德以及时 岂三省之或废 独祗脩以自勤 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哀哉士之不遇 徒芳洁而谁亮 虽怀琼而握兰 卒蒙耻以受谤 坦至公而无猜 直道者云妄 妙算者谓迷 物恶其上 雷同毁异 嗟乎 不矫然而祈誉 推诚心而获显 生信义于乡闾 发忠孝于君亲 师圣人之遗书 奉上天之成命 莫为善之可娱 原百行之攸贵 美恶作以异途 淳源汨以长分 甘贫贱以辞荣 望轩唐而永叹 川汪汪而藏声 山嶷嶷而怀影 乃逃禄而归耕 彼达人之善觉 宏罗制而鸟惊 密网裁而鱼骇 物群分以相形 世流浪而遂徂 常傲然以称情 靡潜跃之非分 或大济于苍生 或击壤以自欢 秉三五而垂名 禀神智以藏照 何斯人之独灵 咨大块之受气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