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蝎恣毒螫

出自:清代·李重华《剑阁》

拼音:[fù][xiē][zì][dú,dài][shì,zhē]

平仄:仄平仄平平

我行阅雄关,天剑殆无敌。
迢遥来一发,突兀遏重壁。
望望嵯岈间,豁罅不盈尺。
到关穿雪窦,窥户睇月隙。
峨峨二山中,万丈一磐石。
都无客土附,而总精铁积。
其间郁丛箐,其底乱□射。
乌兔失飞走,蛟螭避堂宅。
入门循地隧,双峡亘而窄。
左作长鲸掀,右类巨鳌掷。
雷轰泯斧凿,云蔚随缕脉。
回风骤长驱,雪气砭领脊。
洪荒想胚胎,元气更并迫。
倘非仙掌排,亦属应龙划。
五丁力不逮,渠能万灵役。
残山通仄狭,留险藉控扼。
谁知徒长奸,据窃逞荷戟。
炎汉固殊类,偏安我惋惜。
子阳先覆辙,王孟后接迹。
称帝旋洞胸,降王递衔璧。
何况献贼流,蝮蝎恣毒螫
张牙纵狂啮,擢发终寸磔。
伊昔凋敝初,人烟莽萧瑟。
生息今百年,垦辟连万陌。
文翁兼诘戎,武乡兼教泽。
辽绝若番藏,倏瞬达重译。
而此枕席安,号涣谁拥隔。
地利分险夷,皇图观顺逆。
磨崖奋如椽,申命诫梁益。

查看原文

注释

【蝮蝎】蝮蛇与蝎子。泛指毒蛇﹑毒虫。
【恣毒】肆虐,任意残害。
【毒螫】1.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 2.指毒汁﹑毒素。 3.毒害;危害。 4.指毒害人的行为。 5.犹毒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蝮】

蝮【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六切,音覆。《說文》虫也。《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註》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名爲蝮虺。《楚辭·招魂》蝮蛇蓁蓁。《註》蝮,大蛇也。《前漢·田儋傳》蝮蠚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師古註》蝮出南方。《博物志》蝮蛇,秋月毒甚,無所蜇螫,齧草木以泄其氣,草木卽死。人樵採爲草木所傷刺者,亦殺人。《本草》蝮蛇,形不長,頭扁口尖,身赤文斑,亦有靑黑色者。人犯之,頭足貼著。《韓愈詩》蝮蛇生子時,坼裂腸無肝。

《爾雅·釋蟲》蝝,蝮蜪。《註》蝗子未有翅者。

蝮蜟,蟬未蛻者。見《論衡》。

姓。《通志·氏族略》唐乾封元年,攺武惟良爲蝮氏。

《集韻》房六切,音伏。義同。

蝮蜪之蝮亦音匐,鼻墨切。

【蝎】

蝎【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嵆康·荅難養生論》蝎盛則木朽。《曹植·藉田論》封人有以輕鑿修鉤去樹之蝎者,曰:不識天下亦有蝎乎。曰:三苗、共工,非堯之蝎與。《劉勰·新論》身之有慾,如樹之有蝎。《揚子·方言》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

餅名。《釋名·釋飮食》餅名有蝎餅。

《集韻》胡公切,音洪。籀文虹字。

【恣】

恣【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四切,資去聲。《說文》縱也。从心次聲。《漢明德馬皇后詔》寵貴橫恣。

《詩·檜風·小序》疾恣也。《鄭箋》恣,謂狡㹟淫戲,不以禮也。

《五音集韻》千咨切,音趑。恣睢,自得貌。秦刻石文作資。

【毒】

毒【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徒沃切,音碡。《博雅》惡也。一曰害也。《書·盤庚》惟汝自生毒。《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

深害曰漸毒。《莊子·胠篋篇》漸毒頡滑。

痛也,苦也。《詩·大雅》民之貪亂,寧爲荼毒。《後漢·蘇章傳》分骸斷首,以毒生者。《註》毒,苦也。

恨也。《馮衍·顯志賦》惡叢巧之亂世兮,毒縱橫之敗俗。《註》毒,恨也。《後漢·袁紹傳》令人憤毒。

藥名。《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鄭註》毒藥,藥之辛苦者。藥之物恆多毒。

《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註》今醫方有五毒之藥,作之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礜石、慈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取以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

魚毒,木名。見《爾雅·釋木》。《急就篇》註云:芫華,一名魚毒。漁者投之水中,魚卽死而浮出,故以爲名。芫,或作杬。

雞毒,烏頭別名。《淮南子·主術訓》天下之物,莫凶於雞毒,然良醫索而藏之,有所用也。

狗毒、繩毒,俱草名,見《爾雅·釋草》疏。

置毒於物曰毒。《左傳·襄十四年》秦人毒涇上流。

治也。《易·師卦》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註》王云:毒,役也。馬云:治也。《莊子·人閒世》無門無毒。《註》毒,亦訓治。

同育,亭育化育之意。《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註》亭以品其形,毒以成其質。毒,徒篤反。今作育。《唐代宗詔書》中孚及物,亭育爲心。《張說·撰姚崇》亭育之功成。皆以亭毒爲亭育。古毒育者義通。

《韻會》《正韻》都毒切,音篤。身毒,西域國名。在大夏東南。一名捐毒,又名天篤。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竺音。《山海經》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天毒,其人水居。《郭璞註》天毒,卽天竺國。

《集韻》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同瑇。瑇瑁也。亦作毒冒。《前漢·地理志》多犀象毒冒。《註》師古曰:毒,音代。冒,莫內反。通作玳瑇。

叶昌石切,音尺。《曹植·思歸賦》何曾雲之沈結兮,悼太陽之潛匿。雨淋涔而絫注兮,心憤悁以悽毒。《說文》省屮,从作毒。

【螫】

螫【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說文》蟲行毒也。《詩·周頌》莫予荓蜂,自求辛螫。《史記·淮隂侯傳》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蠆之致螫。《班固·西都賦》盪亡秦之毒螫。

《周禮·山師註》螫噬之蟲獸。劉音呼落切。《史記·田儋傳》蝮螫手則斬手。《索隱註》螫,音臛。

《史記·魏其傳》有如兩宮螫將軍。張晏讀郝,火各切。

《集韻》式夜切《唐韻古音》音赦。《韓詩》自求辛螫,作赦。《廣韻》亦作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