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与凤鸾偶

出自:明代·郑阎《感遇》

拼音:[běn][yǔ,yù,yú][fèng][luán][ǒu]

平仄:仄平仄平仄

瑶台有孤鹤,脩洁仙中禽。
本与凤鸾偶,翻为鸡鹜寻。
谷食颇自耻,松栖亦何心。
徘徊失所止,惆怅谁能禁。
引领望徒侣,茫茫玄圃深。
徒鸣九皋远,孰赏凌空音。
俯仰再三叹,凄然沾素襟。
泣玉愿一顾,投珠难至前。
中山未见与,直道皆徒然。
君子耻自献,达人甘弃捐。
衡门有遗叟,千载高其贤。

查看原文

注释

【凤鸾】1.泛指凤凰之类的神鸟。 2.比喻佳偶。 3.指笙箫等乐器。
【鸾偶】见"鸾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本】

本【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楍㮺奔上聲。《說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左傳·昭元年》木水之有本原。《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玉篇》始也。

《廣韻》舊也,下也。《禮·禮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爾雅·釋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左傳註》豫爲後地曰張本。

《曲禮》韭曰豐本,菖蒲根曰昌本。

《集韻》《類篇》逋昆切。同奔。喻德宣譽曰本走。

叶方典切,音匾。《班婕妤·擣素賦》調非常律,聲無定本。或連躍而更投,或暫舒而常斂。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凤】

鳳【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馮貢切,音奉。《說文》神鳥也。《爾雅·釋鳥》鶠鳳,其雌凰。《郭註》瑞應鳥,高六尺許。《山海經》丹穴山,鳥狀如鶴,五采而文,名曰鳳。《孔演圖》鳳爲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飮,身備五色,鳴中五音,有道則見,飛則羣鳥從之。《廣雅》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雄鳴曰卽卽,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書·益稷》鳳凰來儀。《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獝。《大戴禮》羽蟲三百六十,鳳凰爲之長。

幺鳳,小鳥名。出蜀中。《蘇軾·梅花詞》倒掛綠毛幺鳳。

鳥鳳。《范成大·虞衡志》鳥鳳出桂海,其形略似鳳,音聲淸越如笙蕭,能度小曲合宮商,又能爲百鳥音。

郡名。《唐書·地理志》扶風郡至德年更曰鳳翔。

神名。《山海經》北極天樻有神,名曰九鳳。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鳳鳥氏,歷正也。

姓。《神仙傳》鳳綱。

【鸾】

鸞【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30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鑾。神鳥也,赤神之精,鳳凰之佐,雞身赤毛,色備五采,鳴中五音,出女牀山。《山海經》女牀山有鳥,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鸞。見則天下安寧。

《洽聞記》蔡衡曰:多赤色者鳳,多靑色者鸞。《李賀詩》銅鏡立靑鸞。

鸞鈴。《詩·小雅》和鸞雝雝。《毛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左傳·桓二年》鍚鸞和鈴,昭其聲也。《杜註》鍚在馬額,鸞在鑣,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聲。《埤雅》鸞鳥,雌曰和,雄曰鸞。禮云:在輿則聞鸞和之聲,蓋取諸此。古時鸞輿順動,此鳥飛集車上,雄鳴於前,雌應於後。

鸞刀。《詩·小雅》執其鸞刀。《毛傳》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疏》鸞鈴之刀,鸞卽鈴也。刀環有鈴,其聲中節。

作鑾。《古今注》玉輅衡上金雀,若朱鳥也。口銜鈴,鈴謂之鑾。或謂朱鳥鑾也。鸞口銜鈴,故謂之鑾。

鸞鳥,縣名。《後漢·郡國志》屬武威郡,卽今涼州昌松縣北。

叶閭員切,音連。《陸璣羅敷歌》赴曲迅驚鴻,蹈節如集鸞,綺態隨緣變,沈姿無乏源。

【偶】

偶【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

《爾雅·釋詁》合也。《註》謂對合也。

牉合也。《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

《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

儕輩曰偶。《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適然也。《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漢·郊祀志》木寓龍。《史記·封禪書》木禺龍。,非。

姓。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

叶五舉切,音語。《光武賜侯霸書》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