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瓠尊接飞瀑

出自:清代·孙德祖《九日登风穴山》

拼音:[shǒu][pěng][hù][zūn][jiē][fēi][pù,bào]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快马踶趹不可羁,平沙十里秋烟飞。
眼前突兀见青嶂,苍翠欲与高天齐。
道旁甘泉泻清冽,道上精蓝矗金碧。
塔铃自语檐鸽鸣,老鸮一笑诸天惊。
狻猊吼怒㵣不走,安得山泉成美酒。
手捧瓠尊接飞瀑,净洗诗肠尘与垢。
可怜会稽此落日,把酒临风度佳节。
阿兄莫上龙山巅,醉看茱萸独愁绝。

查看原文

注释

【飞瀑】即瀑布。因其势飞流而下,故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捧】

捧【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韻會》敷唪切《集韻》撫勇切,豐上聲。兩手承也。

掬也。或作。

《集韻》父勇切,縫上聲。承也。與奉同。

《集韻》符容切,音逢。奉也。與捀同。

【瓠】

瓠【午集上】【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瓢也。《詩·小雅》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正字通》瓜類分甘苦二種,甘者大,苦者小。陶弘景曰:瓠或有苦者,味如膽,不可食,非別生一種也。

陸佃非。《正韻》亦作葫。

《爾雅·釋宮》康瓠謂之甈。《註》瓠壷也。《疏》說文云:破罌也。《前漢·賈誼傳》斡棄周鼎兮而寶康瓠。

《廣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義同。《禮·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釋文》瓠,戸故反。《莊子·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註》瓠,徐音護。《正字通》瓠有平去二音。孫愐唐韻,一音壷,一音護,義同。非康瓠必讀若湖,瓜瓠必讀若互。字彙音湖,器也,音互,匏也。非。

《集韻》瓠子,隄名。《前漢·武帝紀》夏四月,還祠泰山,至瓠子臨決河。《註》服䖍曰:瓠子,隄名也。在東郡白馬。蘇林曰:在鄄城以南,濮陽以北。

《集韻》亦姓。《列子·湯問篇》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

《集韻》攻乎切,音孤。瓠讘,漢侯國名,在河東。《正字通》按漢地理志有瓡讘,無瓠讘。

《集韻》黃郭切,音雘。《莊子·逍遙遊》剖之以爲瓢,則瓠落無所容。《註》瓠落,猶廓落。梁文帝讀。

【尊】

尊【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祖昆切《集韻》《正韻》租昆切,,乾坤定矣。《孟子》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禮·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而後可以爲民父母。

敬也。《禮·曲禮》禮者,自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

《說文》註酒器。《周禮·春官》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六尊,謂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賔客。

姓。《風俗通》尊盧氏之後。與宗通。

叶將鄰切,音津。《前漢·班固敘傳》大祖元勳,啓立輔臣。支庶藩屛,侯王尊。

叶此緣切,音銓。《前漢·班固敘傳》割制廬幷,定爾土田。什一供貢,下富上尊。《說文》尊本酒器,字从酋,廾以奉之。或从寸。或从缶作罇。《集韻》亦作㽀墫。《正字通》今俗以尊作尊。

【接】

接【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

《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

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㵎中飮水,故接連其手。

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

捷也。《禮·曾子問》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反接,謂反縛兩手也。《前漢·平傳》樊噲受詔卽反接。

姓。《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集韻》或作擑。

《集韻》《韻會》《正韻》疾葉切,音捷。《禮·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註》接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强氣也。

《荀子·大略篇》先事慮事謂之接。《註》接讀爲捷,速也。

測洽切,音鍤。與扱同。《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頒扱與春人。

《集韻》色甲切,音霎。與翣同。《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故書翣作接。

檄頰切,音協。與挾同。亦持也。

【飞】

飛【戌集下】【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桑飛,鷦鷯別名。

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瀑】

瀑【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平報切《韻會》薄報切,音暴。《說文》疾雨也。

沫也。《郭璞·江賦》拊拂瀑沫。

《廣韻》蒲木切《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音僕。飛泉懸水也。《孫綽·遊天台山賦》瀑布飛流以界道。

《集韻》弼角切,音雹。瀑。

濆瀑,波浪涌起之貌。《郭璞·江賦》渨㵽濆瀑。本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