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戈忘辛苦

出自:明代·陈维裕《送副使邓崇政》

拼音:[hé][gē][wàng][xīn][kǔ]

平仄:平平仄平仄

圣人御皇极,治世跻虞唐。
天下皆鼓舞,四夷尽来王。
夫何有小丑,迩者自荆襄。
弄兵敢称乱,啸聚成猖狂。
郡邑为骚动,居民废耕桑。
事闻上震怒,愚民渎天常。
即日命大将,十乘先启行。
又命大司马,同行总其纲。
师出在严翼,不可无预防。
汝端作御史,汝往绳怠遑。
臣端拜稽首,感激怀忠良。
戮力仗天威,同心靖一方。
凯旋论功赏,升秩沭恩光。
荆南既已定,西边复扰攘。
岂曰圣明世,屡见叛封疆。
蠢尔亡命徒,招呼聚山冈。
不知圣恩抚,渐有牙距张。
倚险肆剽掠,边人亦忧惶。
天子曰无恐,一将足以当。
莅军遣元帅,机务属都堂。
纠察命臣端,汝有闻湖湘。
汝行务敬戒,毋使妄杀伤。
命下咸发愤,车马出煌煌。
荷戈忘辛苦,历险经雪霜。
深入抵巢穴,驱戮如犬羊。
渠魁受拘絷,馀众无潜藏。
边尘成晏堵,中外皆乐康。
捷闻天子喜,有功当尽偿。
次第见升赏,大小无遗忘。
汝端两效职,与汝金腰黄。
陜右迩边境,汝曹多名望。
汝作臬府副,职任汝自强。
再拜受恩命,吉日戒行装。
举手谢朝列,驰驱辞帝乡。
七月时雨霁,都门秋气凉。
路㫄拥冠盖,祖道陈壶觞。
相送不忍别,携手上河梁。
北风来拂拂,河水流汤汤。
斗酒倾未已,旆帆风中飏。
共言当此去,何以答圣皇。
当知职分尽,安肯负寸长。
皇皇夙夜际,肃肃寅畏将。
冤民颂定国,奸贪避张纲。
殷勤同年友,劝勉陈诗章。

查看原文

注释

【辛苦】辛劳苦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谁辛苦为谁忙。也用于烦劳别人时表示客气、慰问:大老远的送了果蔬来,真辛苦您了|这事儿少不得还要大家辛苦几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荷】

荷【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爾雅·釋草》荷,芙渠。《註》別名芙蓉,江東人呼荷。《詩·鄭風》隰有荷華。《傳》荷華,扶渠也。

《陳風》有蒲與荷。《箋》芙渠之莖也。《埤雅》荷,總名也,華葉等名具衆義,故以不知爲問,謂之荷也。

《本草》薄荷,莖、葉似荏而長。

地名。《吳志·裴松之傳》吳圍成陽都尉張喬于揚荷橋。

《集韻》居何切,音歌。水名,與菏同。註詳菏字。

《廣韻》胡可切。《左傳·昭七年》其子弗克負荷。《註》荷,擔也。《論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疏》荷,擔揭也。《晉書·輿服志》八座尚書荷紫,以生紫爲袷囊,綴之服外。

通何。《詩·小雅》何蓑何笠。《傳》揭也。《釋文》河可反。

《國語補音》負荷之荷亦音河。《嵆康詩》昔蒙父兄祚,少得離負荷。因疏遂成嬾,寢跡此山阿。《潘岳·詩》位同單父邑,愧無子賤歌,豈能陋微官,但恐沗所荷。

通苛。《前漢·酈食其傳》握齱好荷禮。《師古註》荷與苛同,苛細也。

怨怒聲。《通鑑》梁武帝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

【戈】

戈【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又》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註》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釋名》戈,過也。所刺擣則決,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書·牧誓》稱爾戈。《註》戈,短兵也。人執以舉之,故言稱也。

《典略》周有孤父之戈。

國名。在宋鄭之閒,寒浞子豷封于戈,少康滅之。

姓。《史記》夏後有戈氏,宋戈彥,明戈鎬。

司戈,武職,從八品,唐天授年閒置。从弋,一橫之。象形。

【忘】

忘【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說文》不識也。《增韻》忽也。

遺也。《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善忘,病也。《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坐忘,無思慮也。《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妄。《韻會》棄忘也。《增韻》遺忘也。《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志不在也。《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說文》从心从亡。會意。

【辛】

辛【酉集下】【辛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新。《說文》秋時萬物成而熟,金剛味辛,辛痛卽泣出。《徐曰》言萬物初見斷制,故辛痛也。《書·洪範》金曰從革,從革作辛。《白虎通》金味所以辛者,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也,猶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歲、月、日之名。《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月在辛曰塞。《禮·月令》其日庚辛。《註》辛之言新也。《前漢·律歷志》悉新于辛。《史記·律書》言萬物之辛生也。

《正韻》葷味也。《風土記》元旦,以蔥、蒜、韭、蓼、蒿芥,雜和而食之,名五辛盤,取迎新之意。

股象也。《說文》辛承庚,象人股。《徐曰》辛漸揫斂,故象人股,漸焦殺也。

養筋之味也。《周禮·天官》以辛養筋。《註》辛,金味,金之纏合異物似筋,人之筋亦纏合諸骨,故以辛養之也。

《正韻》苦辛,取辛酸之意。《李白詩》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杜甫詩》生離與死別,自古鼻酸辛。

高辛,古帝號。

姓。《史記·夏本紀贊》夏啟封支子于莘,因聲近攺爲辛。

少辛,藥名。《本草》卽細辛也。

叶宵前切,音先。《焦仲卿詩》奉事循公姥,進退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正字通》按《說文》徐註,泣出象股之說,與義反。壬癸繼辛,天道剝中有復,秋德義中寓仁,非偏屬斷制焦殺。徐曲附《說文》,非。

《爾雅》重光,《字彙》譌省作辛,與辛音愆字形相溷,尤非。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