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城谊笃非恒常

出自:清代·钟大源《西汉定陶共王陵鼎歌》

拼音:[wéi][chéng][yì][dǔ][fēi][héng][cháng]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汉家孝惠践炎祚,封地既削闻梁王。
隆准子孙就藩位,惟恢实始膺雄疆。
诏诸郡国立高庙,俾奉尊卣歆烝尝。
定陶之鼎亦其一,缪篆二八铭都仓。
长陵草没井火熄,旧物沦落无何乡。
仅从博古认款识,铁官鼓鞴空精良。
今兹古鼎制殊朴,范自何代来何方。
通高七寸器杀半,盖疑盂覆形圆铛。
三环列非一峰卓,两耳峙并三足强。
雷纹篆带品莫定,六夔三牺名难详。
西汉陶陵字可辨,供厨好畦应相当。
中丞好古识精审,原父南仲均惭惶。
定为共王陵祭器,扶风共祀逾千霜。
未入宣和旧图录,形质一一烦衡量。
累黍相差篆画别,知非初载升馨香。
共王谥同名则否,孝哀往事殊难忘。
傅氏昭仪后宫最,诞毓龙种看腾骧。
三鬷旧国藉屏翰,维城谊笃非恒常
况复承华嗣主鬯,材艺素负夙德彰。
身嗣前星表环极,子承景祚夸当阳。
推亲典并显尊重,报功事与追远长。
想见顺时洁粢盛,斯鼎长奉园陵旁。
独遭新莽覆公餗,太阿倒握权势张。
奏贬尊号及帝母,天家骨肉情殊伤。
窃怀玺绶事乌有,妄以私怨凭黄肠。
穿茔竟忍遣谒者,发丘恍已添中郎。
金碗烟销土斑驳,宝衣火化云苍凉。
休讶鱼镫照夜密,空怜燕影衔泥忙。
高冢崩隤百物毁,眯眼惟叹荆榛荒。
流传此鼎独坚好,不随劫焰归苍茫。
爱等周家虎彝庋,珍同虞氏蜼敦藏。
莫问郑邢暨妘妇,漫称雕豆兼玉觞。
所惜铭辞异器盖,雄鸳仿佛离雌鸯。
何当更觅吉金偶,珠联璧合增辉煌。
生砂活碧敢亵视,西京法物留沧桑。
总然得一亦已足,宝气上烛浮云光。
绝胜汾阴禋祀毕,长沦彝器波汤汤。

查看原文

注释

【维城】1.连城以卫国。 2.借指皇子或皇室宗族。
【恒常】1.亦作"恒常"。 2.常规。 3.常常;经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维】

維【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說文》車蓋維也。

《博雅》係也。《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維,繫也。《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

《詩·小雅》四方是維。《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註》維,猶連結也。

《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

《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

《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註》維,所以繫船。

《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

《楚辭·天問》幹維焉繫。《註》維,綱也。

《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註》發語辭。《韻會》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从心,思也。維糸,繫也。唯从口,專辭也,應辭也。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地名。《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註》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姓。《姓氏急就篇》漢維汜,妖巫,卷縣人。

於恭切,音雍。《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盧維。《釋文》盧音雷。維,於恭反。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谊】

誼【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同。

【笃】

篤【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冬毒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毒切,音督。《廣韻》厚也。《易·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書·洛誥》篤前人成烈。《詩·大雅》則篤其慶。《爾雅·釋詁》篤,固也。《疏》物厚者牢固。

純也。《禮·儒行》篤行而不倦。《註》猶純也,純壹之行。

馬病也。《說文》馬行頓遲。

人疾甚曰篤。《史記·范睢傳》應侯遂病稱篤。

地名。《水經注》平原縣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二十里。

叶徒對切《楊戲·贊趙到》鎭南祖疆,監軍尚篤。豫戎任,任自封內。《正韻》亦作竺。

【非】

非【戌集中】【非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

《玉篇》下也。

《玉篇》隱也。

《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恒】

恒【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字彙》俗恆字。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相关诗句
长沦彝器波汤汤 绝胜汾阴禋祀毕 宝气上烛浮云光 总然得一亦已足 西京法物留沧桑 生砂活碧敢亵视 珠联璧合增辉煌 何当更觅吉金偶 雄鸳仿佛离雌鸯 所惜铭辞异器盖 漫称雕豆兼玉觞 莫问郑邢暨妘妇 珍同虞氏蜼敦藏 爱等周家虎彝庋 不随劫焰归苍茫 流传此鼎独坚好 眯眼惟叹荆榛荒 高冢崩隤百物毁 空怜燕影衔泥忙 休讶鱼镫照夜密 宝衣火化云苍凉 金碗烟销土斑驳 发丘恍已添中郎 穿茔竟忍遣谒者 妄以私怨凭黄肠 窃怀玺绶事乌有 天家骨肉情殊伤 奏贬尊号及帝母 太阿倒握权势张 独遭新莽覆公餗 斯鼎长奉园陵旁 想见顺时洁粢盛 报功事与追远长 推亲典并显尊重 子承景祚夸当阳 身嗣前星表环极 材艺素负夙德彰 况复承华嗣主鬯 维城谊笃非恒常 三鬷旧国藉屏翰 诞毓龙种看腾骧 傅氏昭仪后宫最 孝哀往事殊难忘 共王谥同名则否 知非初载升馨香 累黍相差篆画别 形质一一烦衡量 未入宣和旧图录 扶风共祀逾千霜 定为共王陵祭器 原父南仲均惭惶 中丞好古识精审 供厨好畦应相当 西汉陶陵字可辨 六夔三牺名难详 雷纹篆带品莫定 两耳峙并三足强 三环列非一峰卓 盖疑盂覆形圆铛 通高七寸器杀半 范自何代来何方 今兹古鼎制殊朴 铁官鼓鞴空精良 仅从博古认款识 旧物沦落无何乡 长陵草没井火熄 缪篆二八铭都仓 定陶之鼎亦其一 俾奉尊卣歆烝尝 诏诸郡国立高庙 惟恢实始膺雄疆 隆准子孙就藩位 封地既削闻梁王 汉家孝惠践炎祚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