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何容与

出自:清代·钟大源《呈周松霭夫子即敬题诗文集后》

拼音:[fēng,fěng][dù,duó][hé,hē,hè][róng][yǔ,yù,yú]

平仄:平平平平平

百川从东来,溟澥洪纤潴。
鳌波势蜿蜒,潮汐昼夜趋。
两峰拔地起,屹然辟门枢。
群山匝相向,苍翠清双矑。
以兹动峙秀,蔚为文物区。
名儒代有作,约举宁云诬。
经义阐横浦,诗派盛悔余。
夫子与曩哲,后先真合符。
早岁知六甲,诵习勤居诸。
天赋特高朗,慧业畴能如。
牙签三万轴,一一穷根株。
经史百家学,采撷皆膏腴。
下笔有神助,挥洒雄千夫。
文足修五凤,赋欲超三都。
二十折郤桂,展翼鹏骞初。
胶西策旋献,飘忽凌子虚。
名登淡墨榜,手拆红绫书。
策马花簇锦,预宴桃含珠。
翩翩众争目,风度何容与
谓当列清美,簪笔承明庐。
校仇近天禄,同异标石渠。
声名压班马,制作摩严徐。
庶几罄夙蕴,不负胸中储。
然闻经术用,内外无或殊。
郎官应列宿,所贵繇通儒。
文翁昔化蜀,千载贻良模。
夫子设吏治,守此长不渝。
得官赴岭右,古邑龙城隅。
下车誓饮水,蔀屋和风敷。
依桑童子乐,拔薤强宗除。
与民共休息,来暮歌欢姁。
讼庭百无事,心迹莹冰壶。
闲儒䖮蛉笔,文献徵苍梧。
伟行表彰亟,佚事蒐罗俱。
功不数范瑗,博岂夸杨孚。
状嫌草木简,志陋虞衡疏。
书成媲康赵,体例近所无。
仪州亦胜地,公暇幽怀摅。
卷帘据琴阁,景物如披图。
锦绣江齿齿,蝴蝶山蘧蘧。
繁香离支熟,浓荫桃榔铺。
蛮烟暗孔翠,瘴雨啼鹧鸪。
乡心每拨触,夫不吟欷歔。
从来贤达意,捧檄为亲娱。
无何阙迎侍,远道嗟盘纡。
南山摧乔木,恶梦鸺鹠呼。
趋装不隔日,矫首云模糊。
轻舟郁林石,一叶还乡闾。
归披束晰句,抱恨增长吁。
慈晖幸可报,强奉花间舆。
蓼莪递废咏,惨郁尤难舒。
三釜背色养,空羡林间乌。
因之不再出,心益卑华膴。
三径秀松菊,安此寂寞居。
贫堪傲彭泽,清本同莱芜。
但欣著述富,不问岁月徂。
庭无惊飞雀,户有好事车。
到眼茂桃李,侍膝偕璠玙。
质疑及豹鼠,释物先虫鱼。
英才仰赅洽,乐育咸相须。
青云每接武,藉甚收时誉。
贱子少志学,材质侪薪樗。
藏拙雅宜称,痼疾婴微躯。
诗篇赖陶冶,里调呈皇荂。
拂拭有盛意,不以固陋拘。
韩门列岛可,欧氏称圣俞。
自视直万里,奚止非其徒。
名山业许睹,冀可裨颛愚。
酝酿何深厚,缃帙开琼琚。
词气逼汉魏,格律兼杜苏。
管窥纵难尽,至味供寻咀。
双声叠韵秘,余事分精粗。
钩辀复格磔,诘曲还崎岖。
论著惊俗耳,欲读翻龃龉。
才大众长会,下学空喁喁。
寒窗白醉暖,把卷微咿唔。
词澜障争倒,试手同提扶。
岂徒贵文采,足润枯肠枯。
琅琅诵不辍,愿欲万遍逾。
作诗志趋向,恐笑仍拘墟。

查看原文

注释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有~ㄧ~翩翩。
【何容】岂可;岂容。
【容与】1.闲暇自然的样子:步容与于南林。 2.缓慢难以前行的样子: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风】

風【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

《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姓。黃帝臣風后。

風胡,見《越絕書》。

《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度】

度【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容】

容【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註》謂包之也。

《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爲所包容久矣。

儀容也。《禮·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射義》試之於射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從容,安也。《書·君》從容以和。《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爾雅·釋器》容謂之防。《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禮官曰容。《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爲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飛揚貌。《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

《禮·內則》佩容臭。《註》香物也。助爲形容之飾,猶後世香囊也。

紗之輕者曰輕容。《唐苑類》輕容,無花薄紗也。

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

姓。八凱仲容之後。《禮記》有徐大夫容居。

慕容,複姓。

《集韻》尹竦切。與慫慂之慂同,勸也。

《正字通》余壟切,音涌。《前漢·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

與頌通。《說文》貌也。从頁,公聲。《徐曰》此儀容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以爲歌頌字。《前漢·惠帝紀》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顏師古註》古頌與容同。《法志註》頌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叶與章切,音陽。《韓愈·獨孤申叔哀辭》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嗚呼遠矣,何日而忘。

《參同契》天道甚浩廣,太無形容。虛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相关诗句
恐笑仍拘墟 作诗志趋向 愿欲万遍逾 琅琅诵不辍 足润枯肠枯 岂徒贵文采 试手同提扶 词澜障争倒 把卷微咿唔 寒窗白醉暖 下学空喁喁 才大众长会 欲读翻龃龉 论著惊俗耳 诘曲还崎岖 钩辀复格磔 余事分精粗 双声叠韵秘 至味供寻咀 管窥纵难尽 格律兼杜苏 词气逼汉魏 缃帙开琼琚 酝酿何深厚 冀可裨颛愚 名山业许睹 奚止非其徒 自视直万里 欧氏称圣俞 韩门列岛可 不以固陋拘 拂拭有盛意 里调呈皇荂 诗篇赖陶冶 痼疾婴微躯 藏拙雅宜称 材质侪薪樗 贱子少志学 藉甚收时誉 青云每接武 乐育咸相须 英才仰赅洽 释物先虫鱼 质疑及豹鼠 侍膝偕璠玙 到眼茂桃李 户有好事车 庭无惊飞雀 不问岁月徂 但欣著述富 清本同莱芜 贫堪傲彭泽 安此寂寞居 三径秀松菊 心益卑华膴 因之不再出 空羡林间乌 三釜背色养 惨郁尤难舒 蓼莪递废咏 强奉花间舆 慈晖幸可报 抱恨增长吁 归披束晰句 一叶还乡闾 轻舟郁林石 矫首云模糊 趋装不隔日 恶梦鸺鹠呼 南山摧乔木 远道嗟盘纡 无何阙迎侍 捧檄为亲娱 从来贤达意 夫不吟欷歔 乡心每拨触 瘴雨啼鹧鸪 蛮烟暗孔翠 浓荫桃榔铺 繁香离支熟 蝴蝶山蘧蘧 锦绣江齿齿 景物如披图 卷帘据琴阁 公暇幽怀摅 仪州亦胜地 体例近所无 书成媲康赵 志陋虞衡疏 状嫌草木简 博岂夸杨孚 功不数范瑗 佚事蒐罗俱 伟行表彰亟 文献徵苍梧 闲儒䖮蛉笔 心迹莹冰壶 讼庭百无事 来暮歌欢姁 与民共休息 拔薤强宗除 依桑童子乐 蔀屋和风敷 下车誓饮水 古邑龙城隅 得官赴岭右 守此长不渝 夫子设吏治 千载贻良模 文翁昔化蜀 所贵繇通儒 郎官应列宿 内外无或殊 然闻经术用 不负胸中储 庶几罄夙蕴 制作摩严徐 声名压班马 同异标石渠 校仇近天禄 簪笔承明庐 谓当列清美 风度何容与 翩翩众争目 预宴桃含珠 策马花簇锦 手拆红绫书 名登淡墨榜 飘忽凌子虚 胶西策旋献 展翼鹏骞初 二十折郤桂 赋欲超三都 文足修五凤 挥洒雄千夫 下笔有神助 采撷皆膏腴 经史百家学 一一穷根株 牙签三万轴 慧业畴能如 天赋特高朗 诵习勤居诸 早岁知六甲 后先真合符 夫子与曩哲 诗派盛悔余 经义阐横浦 约举宁云诬 名儒代有作 蔚为文物区 以兹动峙秀 苍翠清双矑 群山匝相向 屹然辟门枢 两峰拔地起 潮汐昼夜趋 鳌波势蜿蜒 溟澥洪纤潴 百川从东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