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吷或闻龂

出自:清代·朱筠《九月十三日约王怀祖史文量陈梅岑何数峰及侄玉川为西山之游》

拼音:[hán][xuè,chuò,jué][huò][wén][yín,kěn]

平仄:平平仄平平

凉风吹萚萚,万片落何忍。
天香在其中,落悲华又稹。
独我闭门观,妙理阅无尽。
西山翠峨峨,邀客发连轸。
载者双玉人,蓬发泣云鬒。
吾家亦有驹,骏足絓轴靷。
日宜纵之游,相索气凄紧。
山中客素衣,涕辍领远引。
我更王生俱,先后出郊畛。
此游信清绝,秋意刻肝肾。
寒流经卢沟,日色淡嶾嶙。
土囊一折去,翠嶂排腭慭。
吾徒亦何嗜,尘想暂泯泯。
入夜山月空,心旷无一窘。
拥衾茅舍间,寒吷或闻龂

查看原文

字义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吷】

吷【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許劣切《集韻》《韻會》翾劣切,。《玉篇》小聲也。《莊子·則陽篇》吹劒首者,吷而已矣。《註》司馬彪曰:劒環頭小孔,吹之吷然,如風過也。

《廣韻》飮也。

《唐韻》昌悅切《集韻》姝悅切,,通作啜。

《集韻》《正韻》呼決切,音血。《集韻》與決同。疾貌。

《集韻》古穴切,音玦。鳥聲。

【或】

或【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龂】

齗【亥集下】【齒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語斤切《集韻》魚斤切,音䖐。《說文》齒本也。

齗齗,辯爭貌。《史記·魯世家》孔子曰: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閒,齗齗如也。《徐廣曰》魯濱洙泗之閒,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者代其任。俗旣薄,長者不自安與幼者相讓,若有所爭辯,故曰齗齗如也,所以爲道衰也。

忿疾意。《後漢·劉向傳》朝臣齗齗。

《正韻》齗,齒根肉。

《廣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釿。《廣韻》犬爭貌。

《集韻》牛閑切,音詽。齗齗,爭訟也。

口謹切,音赾。口上肉。

《類篇》語近切,音听。義同。

《集韻》忍善切,音蹨。笑也。

苦本切,音棞。齒見貌。一曰齧也。

《集韻》《類篇》口很切,音懇。笑也。

語蹇切,音巘。義同。別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