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十万罗成行

出自:清代·于式枚《李宝臣纪功碑歌》

拼音:[míng][guāng][shí][wàn,mò][luó][chéng][háng,x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恒阳古郡行署旁,一碑屹立支风霜。
纪年建中记永泰,文词渐泐犹能详。
云我亚相秉王命,世有勋禄兼忠刚。
铺敦四凶翊三主,瞿惕威惠怀瀛沧。
千二百言自赡密,謏词曲笔难具量。
渔阳丧乱起安史,夹河州郡沈戎羌。
旄头堕地胡焰尽,余星四散还披猖。
阳和鹰眼偶一化,神狐得夜为妖祥。
淄青魏博洎幽冀,各拥旄盖凭岩疆。
成德一军最悍突,明光十万罗成行
控弦饮马正南下,百缣一掷催归装。
射堂竟馘朱司徒,此功信可铭旂常。
同功石谶恨不应,幽燕二帝遥相望。
归来据险阻兵甲,蟠屈薛李连田梁。
辅车势成窟宅定,谓可高卧常山冈。
岂知凶德不再世,貙罴生不如封狼。
徒资部曲取旌节,同开大镇康王张。
蛟龙匣毁奸骨朽,巍然片石经沧桑。
独留一事证史阙,题衔特志清河王。
摩挲苔碣百感集,蹉跎国步哀中唐。
代德以还那可道,风尘澒洞昏东方。
威弧不弦斧钺钝,徒恃文物縻豪强。
凌烟图画紫薇券,一一狎视争腾骧。
更勒丰碑纪勋绩,追逐方召参翱翔。
峨峨西平与义阳,庶几无愧桓文襄。
华州曾颂李全谅,成都复纪韦南康。
此外文字仅罗列,何啻中国纷蜩螗。
八纮一裂不可止,颠倒功罪由文章。
陆萧正色拒赵魏,几人岳峙中书堂。
鄦公之铭出吏部,无乃少损日月光。
矧兹幕府颂功德,岂容著手为低昂。
百年运会一分合,燕将语在非微茫。
章武昭肃恢大纲,手持魁柄临八荒。
蔡齐并潞齿神剑,河朔猘子眠如羊。
《淮西碑》付段文昌,《卢龙铭》敕李赞皇。
英卫之勋燕许笔,两朝将相何堂堂。
文石无言任雕刻,谁留秽恶传芬芳。
从来上策在自治,罪言盍忆司勋郎。

查看原文

注释

【明光】1.日光。亦指白日,太阳。 2.铠甲名。铁铠。 3.明亮;光亮。 4.指神话中昼夜常明的丹丘。 5.汉代宫殿名。后亦泛指朝廷宫殿。
【十万】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
【成行】准备起行;动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明】

明【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

《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

《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

《詩·小雅》祀事孔明。《箋》明,猶備也。

《詩·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猶尊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廣韻》昭也,通也。

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小雅》明發不寐。《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與盟同。《詩·小雅》不可與明。《箋》明,當爲盟。

與孟同。《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註》師古曰:明音萌。

《韻補》叶謨郞切。《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叶彌延切。《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罗】

羅【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詩·王風》雉離於羅。《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類篇》帛也。《釋名》羅文,疎羅也。《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廣雅》羅,列也。《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註》羅列而生。

國名。《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新羅,東夷國名。《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姓。《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爲氏。

羅羅,獸名。《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菴羅,果名。《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集韻》鄰知切,音離。義同。

《集韻》郞佐切,音囉。邏或省作羅。巡也。

【成】

成【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

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

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

《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必也。《吳語》勝未可成。《註》猶必也。

倂也。《儀禮·旣夕》俎二以成。《註》成,猶倂也。

《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註》計要也。《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司馬法》通十爲成。《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重也。《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釋名》成,盛也。

《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盆成,陽成,皆複姓。

《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韻補》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相关诗句
罪言盍忆司勋郎 从来上策在自治 谁留秽恶传芬芳 文石无言任雕刻 两朝将相何堂堂 英卫之勋燕许笔 《卢龙铭》敕李赞皇 《淮西碑》付段文昌 河朔猘子眠如羊 蔡齐并潞齿神剑 手持魁柄临八荒 章武昭肃恢大纲 燕将语在非微茫 百年运会一分合 岂容著手为低昂 矧兹幕府颂功德 无乃少损日月光 鄦公之铭出吏部 几人岳峙中书堂 陆萧正色拒赵魏 颠倒功罪由文章 八纮一裂不可止 何啻中国纷蜩螗 此外文字仅罗列 成都复纪韦南康 华州曾颂李全谅 庶几无愧桓文襄 峨峨西平与义阳 追逐方召参翱翔 更勒丰碑纪勋绩 一一狎视争腾骧 凌烟图画紫薇券 徒恃文物縻豪强 威弧不弦斧钺钝 风尘澒洞昏东方 代德以还那可道 蹉跎国步哀中唐 摩挲苔碣百感集 题衔特志清河王 独留一事证史阙 巍然片石经沧桑 蛟龙匣毁奸骨朽 同开大镇康王张 徒资部曲取旌节 貙罴生不如封狼 岂知凶德不再世 谓可高卧常山冈 辅车势成窟宅定 蟠屈薛李连田梁 归来据险阻兵甲 幽燕二帝遥相望 同功石谶恨不应 此功信可铭旂常 射堂竟馘朱司徒 百缣一掷催归装 控弦饮马正南下 明光十万罗成行 成德一军最悍突 各拥旄盖凭岩疆 淄青魏博洎幽冀 神狐得夜为妖祥 阳和鹰眼偶一化 余星四散还披猖 旄头堕地胡焰尽 夹河州郡沈戎羌 渔阳丧乱起安史 謏词曲笔难具量 千二百言自赡密 瞿惕威惠怀瀛沧 铺敦四凶翊三主 世有勋禄兼忠刚 云我亚相秉王命 文词渐泐犹能详 纪年建中记永泰 一碑屹立支风霜 恒阳古郡行署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