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阑聊息腰脚烦

出自:清代·祁寯藻《游兰州制府后园遂登城北望河楼感旧述怀》

拼音:[yǐ][lán][liáo][xī][yāo][jiǎo][fán]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腊日无风天气暄,主人留我游灌园。
入门一曲开东轩,回廊夹道交篱藩。
木叶既落枝柯繁,避人鸟雀争腾骞。
小亭低槛手可援,连冈起伏如惊蚖。
老圃界画泉潺湲,倚阑聊息腰脚烦
回眺似有双朱轓,乘之可陟城北垣。
拂云楼高云乱翻,黄河直接昆仑源。
冰桥践雪车马喧,下有千丈波涛掀。
西来天马通大宛,陇树东指咸阳原。
主人危坐客有言,此邦锁钥天西门。
葱岭两道兵四屯,万里一线达帝阍。
控驭中外节钺尊,野番回鹘毡裘温。
饥鹰侧目豺虎蹲,边将日醉蒲桃樽。
守非其人寇即婚,汉唐得失不敢论。
羁縻之义古所敦,剪其支蔓固本根。
南望龙尾余烟墩。
文成祠庙岿然存,天阴似闻铁骑奔。
忆昔作客来西垠,开元相国仍有孙。
为我扫径加盘飧,此园朴索真山村。
两载日涉穷晨昏,碑字钩勒手留痕。
池水自清河水浑,往事欲说声先吞。
年少气猛过孟贲,岂料齿豁头发髡。
人事变化鹏与鲲,旧游重历皆君恩。
论交四海如弟昆,吾舌岂为主人扪。
归来冻月侧金盆,他日更约看朝暾。

查看原文

注释

【倚阑】见"倚栏"。
【腰脚】腰与脚。常表示人的体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倚】

倚【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

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

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

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

姓。楚左史倚相之後。

《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

《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

《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六書故》偏頗依倚,聲義近而微不同。頗甚於偏,倚力於依,察聲之廣陿輕重,義可知也。凡文各有義,以彼喻此,終不親切。《說文》依倚互相釋,此類甚多,蓋無所取之,取諸近似而已。

【阑】

闌【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蘭。《說文》門遮也。《戰國策》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餘,有河山以闌之。《史記·楚世家》雖儀之所甚願爲門闌之厮者,亦無先大王。《後漢·明帝紀》勞賜縣掾史及門闌走卒。《註》續漢志曰:五伯鈴下待閣門闌部署街里。

車上闌。《左傳·宣十二年·楚人惎之脫扃註》扃,車上兵闌也。

《廣韻》晚也。《岑參詩》蕭條芳歲闌。

《增韻》褪也,衰也。

《玉篇》牢也。

《廣韻》希也。飮酒半罷也。《史記·高祖紀》酒闌。《註》闌,言希也。謂飮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杜甫詩》廚人語夜闌。

《廣韻》盡也。《蔡琰·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妄也。《史記·汲黯傳》文吏繩,以爲闌出財物於邊關乎。《註》闌,妄也。

無符傳出入爲闌。《史記·高祖功臣年表》陽平侯杜相夫闌出函谷關。《前漢·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註》應劭曰:無符籍妄入宮曰闌。

腕闌。《元氏掖庭記》元靜懿皇后旦日,人獻翠腕闌。《註》闌,手鐲類。

闌干。《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註》闌干,猶縱橫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闌註》屬越巂郡。

《集韻》郞旰切。同。文也。或作斕。亦省。

《韻補》叶陵延切,音連。《蘇軾·遊東西巖詩》况復情所鍾,感槩萃中年。正賴絲與竹,陶寫有餘歡。常恐兒輩覺,坐令高趣闌。歡音軒。

【聊】

聊【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膫。《說文》耳鳴也。

《韻會》語助。《詩·唐風》椒聊之實。《傳》椒聊,椒也。《疏》聊,語助也。

《博雅》聊,苟且也。《詩·衞風》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傳》聊,願也。《箋》聊,且略之辭。《晉書·阮籍傳》聊復爾耳。

賴也。《前漢·張耳陳餘傳》使天下父子不相聊。《揚子·方言》此其計畫,無所聊賴。

《左思·吳都賦》相與聊浪乎昧莫之坰。《註》聊浪,放曠貌。

地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註》聊攝,齊西界也,平原聊城縣東北有攝城。《史記·韓王信盧綰傳》破豨將張春於聊城。

姓。《風俗通》聊倉。爲漢侍中。

《集韻》力求切,音騮。木名。引爾雅朻者聊。◎按爾雅釋木音義,聊音寮,無騮音,未審集韻何據。

《楚辭·九歎》耳聊啾而戃慌。《註》聊啾,耳鳴。聊音留。

阿蘭聊,西域國名。《後漢·西域傳》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

與騮同。《前漢·地理志》華聊,綠耳之乗。

《集韻》力弔切,音嫽。木名。《說文》本作。

【息】

息【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熄。《說文》喘也。《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

大聲歎曰太息。《戰國策》閔王太息。《註》長出氣也。《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師古註》太息之大也。

累氣曰累息。《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一曰止也。《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

處也。《詩·小雅》無恆安息。《傳》息,猶處也。

生也。《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前漢·宣帝紀》者不可息。《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

《禮·月令註》陽生爲息。

子曰息。《東觀漢記》此蓋我子息也。《戰國策》老臣賤息舒祺,最少。

《尸子》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註》姑,婦也。息,小兒也。

出錢生子亦曰息。《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以國服爲之息。

勞也。《儀禮·鄕飮酒禮》乃息司正。《註》息,勞也。《釋文》勞,力報反。

休也。《周禮·春官·籥章》以息老物。《註》休息之也。

《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註》息者,休農息老物也。

《釋名》息,塞也,塞滿也。

國名。

新息縣,本息故國,徙於東,故加新字。《左傳·隱十一年》息侯伐鄭。《註》息國,汝南新息縣。《釋文》一本作鄎。

安息,戎國,去長安萬六百里。《風俗通》戎類有六,五曰鼻息。

土自長息無限,曰息壤。《山海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姓。《姓苑》今襄陽有此姓。

息夫,複姓。

叶私列切,音屑。《蘇軾·遊香積寺詩》把玩竟不食,棄置長太息。幽尋恐不繼,書版記歲月。从心从自,自亦聲。《徐鍇曰》自,鼻也。氣息从鼻出。會意。

【腰】

腰【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持也。《玉篇》骻也。《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馬名。《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天下形勢亦稱腰。《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玉篇》本作要。《廣韻》或作。

【脚】

脚【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或作脚。《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以足蹂物曰腳。《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註》郭璞曰:腳掎足。《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

【烦】

煩【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樊。《說文》熱頭痛也。

《增韻》不也。《書·說命》禮煩則亂。

《玉篇》干煩也。《左傳·僖二十九年》敢以煩執事。

《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煩,勞也。

《左傳·定二年》嘖有煩言。《註》煩,言忿爭。

《增韻》悶也。《史記·倉公傳》病使人煩懣。

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鷛。《註》徐廣曰:煩鶩,一作番䴌。《漢書·音義》煩鶩,鳧也。郭璞云:煩鶩,鴨屬。

地名。《戰國策》襲燕樓煩數縣。《註》樓煩,屬鴈門。

叶符筠切。《陳琳·大暑賦》料救藥之千百兮,祇累熱而增煩。燿靈管之匪念兮,將損性而傷神。

叶汾洽切。《宋玉·神女賦》淡淸靜其愔嬺兮,性沈祥而不煩,意似近而旣遠,若將來而復旋。《嵆康·琴賦》更唱迭奏,聲若自然,流楚窈窕,懲躁雪煩。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