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游高夏谚

出自:南北朝·刘孝绰《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

拼音:[yù][yóu][gāo][xià][yàn]

平仄:仄平平仄仄

薰祓三阳暮,濯禊元巳初。
皇心眷乐饮,帐殿临春渠。
豫游高夏谚,凯乐盛周居。
复以焚林日,丰茸花树舒。
羽觞环阶转,清澜傍席疏。
妍歌已嘹亮,妙舞复纡馀。
九成变丝竹,百戏起龙鱼。

查看原文

注释

【豫游】犹游乐。
【夏谚】相传流行于夏代的谚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豫】

豫【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預。象類。《說文》象之大者,賈侍中說,不害於物。

《爾雅·釋詁》安也。《又》樂也。《玉篇》怠也,佚也。《正韻》悅也。《易·豫卦疏》謂之豫者,取逸豫之義,以和順而動,動不違衆,衆皆悅豫也。《書·太甲》無時豫怠。《詩·小雅》逸豫無期。

《增韻》遊也。《孟子》一遊一豫,爲諸侯度。《張衡·東京賦》度秋豫以收成。《註》秋行曰豫。

《爾雅·釋言》敘也。《疏》事豫備者亦有敘也。《玉篇》早也,逆備也。《易·旣濟》君子思患而豫防之。《禮·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中庸》凡事豫則立。《註》素定也。《玉篇》或作預。

《爾雅·釋詁》厭也。

參與也。《正韻》與與通。《後漢·東夷傳》楚靈會申,亦來豫盟。《宋書·王弘傳》以私賤無名之人,豫公家有實之任。

猶、豫,二獸名,性多疑。凡人臨事遲疑不決者,借以爲喩。《史記·呂后紀》計猶豫未有所決。《禮·曲禮》作猶與。《註》與,本亦作豫。《疏》猶,玃屬。與,象屬。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

州名。《書·禹貢》荆河惟豫州。《疏》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釋名》豫州在九州中,京師、東都所在,常安豫也。《晉書·地理志》豫,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也。舒音豫。《廣韻》秦爲三川郡。漢爲河南郡。後魏置同州,又攺爲豫州。

姓。《潛夫論》豫氏,本姬姓。晉智伯臣豫讓。

《集韻》詞夜切,音謝。與榭通。《儀禮·鄕射禮》豫則鉤楹內,堂則由楹外。《註》豫,讀如成周宣榭之榭,今言豫者,謂州學也。一云與堂序之序同。

《集韻》商居切,音書。與舒同。伸也。

【游】

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

《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

《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

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

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九游,星也。《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韻補》叶延知切,音移。《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叶衣虛切,音於。《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夏】

夏【丑集下】【夊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暇。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下。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于時夏。

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夏。

國名。《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晉史》赫連勃勃。《宋史》李元昊,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

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賔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按九夏,有聲無辭,註疏以《雅》《頌》諸篇强分配之,非。

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大俎曰夏。《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五色曰夏。《書·禹貢》羽畎夏翟。《註》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周禮·春官·夏。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集韻》舉下切,音賈。地名。負夏,衞地。《禮·檀弓》曾子弔于負夏。

陽夏,在開封。《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木名。《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夏,榎也。楚,荆也。《詩·大雅》不長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

,胡可切,音荷。《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夏。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叶創舉切,音楚。《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叶胡故切,音互。《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餘皆戸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餘義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谚】

諺【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彥。《說文》傳言也。《廣韻》俗言也。《書·無逸》乃逸乃諺。《傳》俚語曰諺。《左傳·昭元年》諺所謂老將知而耄及之。

與唁、喭同。《文心雕龍》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新論·正賞篇》子游裼裘而諺,曾參指揮而哂。《正字通》按諺通作喭。弔唁,經皆從唁,不必借諺。喭,《新論》作諺,偶譌誤耳。

《集韻》魚旰切《正韻》魚幹切,喭失於禮容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