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得锦标树蝥纛

出自:清代·罗秀惠《送林四季丞之英伦用菱槎韵却寄》

拼音:[duó][dé,děi,de][jǐn][biāo][shù][máo][dào]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骊珠摘颔龙跨头,骊歌叠唱天为秋。
诗人一去鸥盟愁,习闻海客谈瀛洲。
安得挂席拾海月,相浮大白酣舵楼。
有客同舟航故里,耿耿篷窗催漏矢。
跋烛白战星月凉,中有仙眷鸿与光。
幔亭广乐武彝君,赢得新妇谐参军。
鲲身旧渔乘龙客,龙门声价荆州分。
自从泛棹游鲲岛,夺得锦标树蝥纛
流行自在轻艨艟,苏门更啸竹林风。
睡狮怒嘲抛拄杖,别从海外图淬掌。
兴动东坡横气机,谲诡波云层胸荡。
断流壮绝快投鞭,移情大水刺琴船。
乘风万里破骇浪,功成投笔摹燕然。
归来策上长安贾,奋扬国光辉白社。
相逢马上揖雄风,车笠故人凭君下。
吁嗟阳关一曲哂巴渝,吹竽语滥齐东野。

查看原文

注释

【夺得】获取,得到。
【锦标】授给竞赛中优胜者的奖品,如锦旗、银盾、奖杯等。
【标树】犹标置。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夺】

奪【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彊取也。《前漢·食貨志》大賈富家,不得豪奪吾民。《景帝紀》漁奪百姓。《文中子·王道篇》輕施者必好奪。

鐫削祿階亦曰奪。《論語》奪伯氏騈邑三百。

狹路也。《禮·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按《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襲莒,杞殖華還載甲,夜入且于之隧。《杜註》:且于,莒邑。隧,狹路。鄭元引之證經云:隧奪聲相。近又云:或作兌,據此則奪非地名。敓,古奪字,兌卽敓之省文。非。

丘月切,音闕。《白居易·桐花詩》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草木堅彊物,所稟固難奪。

叶僻吉切,音狄。《大度首》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敚或敓原字从攴。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锦】

錦【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襄色織文也。从帛金聲。《徐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釋名》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从金帛。《詩·衞風》衣錦褧衣。《傳》錦,文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霜覆之,然後成繭。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絲,織以爲錦。

《五代史·吳越世家》臨安有大樹,錢鏐幼時戲於此,及貴歸,衣以錦,號其樹曰衣錦將軍。

《南窗紀談》中散大夫,舊說謂之十樣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許封贈父母,一也。妻封郡君,二也。不隔郊奏薦,三也。奏子爲職官,四也。乗馬許行馳道,五也。馬鞍上施紫絲座,六也。馬前執破木板,七也。宴殿用金器具朶殿上,八也。許上遺表,九也。國史立傳,十也。

姓。漢郞中令錦被。

貝錦,蟲名。《詩·小雅》萋兮菲兮,成是貝錦。《註》水中介蟲,文似錦。

水名。《前漢·司馬相如傳》漢宮有水錦,水有鴛。

《廣輿記》成都府城南有錦江,一名汶江,織錦濯此則鮮麗,其地曰錦里,其城曰錦官城。

【标】

標【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音猋。木末也。《管子·霸言篇》大本而小標。《淮南子·天文訓》本標相應。

高枝曰標。《莊子·天地篇》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表也。《禮·投壺》疏: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晉書·宣帝紀》立兩標以別新舊。

旌旗也。《淸異錄》梁祖建火龍標。

標樹,位置也。《唐書·王義方傳》高自標樹。

書也。《孫綽·天台山賦》名標於奇紀。

《說文》敷沼切,音縹。《廣韻》方小切,音。

【树】

樹【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

《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

《揚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

獸名。《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

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樹氏。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古之葬者,不封不樹。《詩·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樹之。往來行人,心焉數之。

立也。《書·說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諸侯之適子,天子命爲之嗣者,曰樹子。《穀梁傳·僖九年》無易樹子。俗作,非。

【蝥】

蝥【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莫浮切,音謀。食穀蟲。《說文》本又作蟊。食草根者,吏冒取民財則生。《詩·小雅》及其蝥賊。《傳》食根曰蝥,食節曰賊。《左傳·成十三年》帥我蝥賊。

蝥弧,旗名。《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集韻》《韻會》謨交切,音茅。螌蝥。詳螌字註。

《廣韻》亡遇切,音務。蠡名。亦作。

武夫切,音無。《爾雅·釋蟲》䵹鼄,鼄蝥。詳蛛字註。或作。

【纛】

纛【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音道。《玉篇》羽葆幢也。亦作翿。《周禮·地官·鄕師》及葬執纛,以興匠師。《註》雜記曰:匠人執翿。鄭司農云:翿,羽葆幢也。爾雅曰:纛,翳也,以指麾輓柩之役。

《前漢·高帝紀》黃屋左纛。《註》李斐曰:纛,毛羽幢也。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犛牛尾爲之,如鬥,或在騑,或在衡。應劭曰:雉尾爲之,在左驂當鑣上。

《集韻》皁纛,軍中大旗也。

《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音導。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或作纛。義同。

《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義同。

《正韻》徒刀切,音陶。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