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临北户

出自:魏晋·庾阐《游仙诗十首 其三》

拼音:[kōng][tóng,dòng][lín][běi,bèi][hù]

平仄:平平平仄仄

邛疏练石髓,赤松漱水玉。
凭烟眇封子,流浪挥玄俗。
崆峒临北户,昆吾眇南陆。
层霄映紫芝,潜涧泛丹菊。
昆仑涌五河,八流萦地轴。

查看原文

注释

【崆峒】1.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相传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也称空同﹑空桐。《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朝梁沈约《为武帝与谢朏敕》:"羲轩邈矣,古今事殊,不获总驾崆峒,依风问道。"后亦以指仙山。唐曹唐《仙都即景》诗:"旌节暗迎归碧落,笙歌遥听隔崆峒。"宋沈遘《真宗皇帝忌日醮文》:"真宗皇帝伏愿登御崆峒,从游汗漫,锡羡上灵之福,延洪后嗣之休。"一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山。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 2.山名。在山西临汾市南。 3.山名。在江西赣县南。 4.古人认为北极星居天之中,斗极之下是空桐(崆峒);洛阳据地之中,故以崆峒代指洛阳。
【北户】1.古国名。亦借指南方边远地区。 2.向北开的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崆】

崆【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空。崆峒,山名。見前峒字註。

崆巄,山高貌。

《廣韻》苦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崆㟅,山高峻貌。

【峒】

峒【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崆峒,山名。本作空桐。《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註》戴猶値也。一作空同。《莊子·司馬彪註》空同,當北斗下山也。《前漢·武帝紀》踰隴登空同,今作崆峒。《唐書·地理志》崆峒在岷州溢洛縣。《史記註》在隴右。《雍州錄》在原州高平縣,卽筓頭山,涇水發源,今平凉府西,卽崆峒山。有廣成子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洞。山一穴也。一曰嵾嵳不齊也。

《五音集韻》在孔切,音董。山穴。通作洞。

叶徒黃切,音唐。《道藏歌》綠蓋協晨霞,靑軿擲空峒。右揖東林帝,上朝太虛皇。

【临】

臨【未集下】【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林。《爾雅·釋詁》臨,視也。《詩·衞風》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大雅》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箋》臨,視也。《禮·曲禮》臨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適曰臨。《穀梁傳·哀七年》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註》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博雅》臨,大也。

《戰國策》縣隂以甘之,循有燕以臨之。《註》臨,猶制也。

易卦名。

車名。《詩·大雅》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傳》臨,臨車也。《疏》臨者,在上臨下之名。《釋名》臨,如字。韓詩作隆。

地名。《左傳·哀四年》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註》臨,晉邑。

丘名。《爾雅·釋丘》右高名臨丘。

姓。《後趙錄》秦州刺史臨深。《孔融傳》有臨孝存。

門名。《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註》彎崎,臨硎,閽闥名。吳後主起昭明宮,於太初之東開彎崎臨硎二門,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韻會》力鴆切《正韻》力禁切,林去聲。《增韻》喪哭。《顏師古曰》衆哭曰臨。《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官,且巷出車,吉。《註》臨,哭也。《釋文》臨,力鴆切。

《韻補》叶盧東切,音隆。《詩·大雅》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司馬相如·長門賦》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不肯乎幸臨。

叶力陽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北】

北【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户】

戶【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㦿音祜。《說文》護也。《釋名》所以謹護閉塞也。《六書精薀》室之口也。凡室之口曰戶,堂之口曰門。內曰戶,外曰門。一扉曰戶,兩扉曰門。《易·節卦》不出戶庭。《詩·豳風》塞向墐戶。

民居曰編戶。《唐六典》戶部掌天下戶口。

止也。《左傳·宣十二年》屈蕩戶之。《註》止也。

《前漢·王嘉傳》坐戶殿門失闌免。《註》掌守殿門,止不當入者,而失闌入之。

《爾雅·釋地》觚竹北戶。《註》北戶,南方之國。《疏》卽日南郡也。師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謂北戶以向日者。

《禮·月令》蟄蟲咸動,啓戶始出。《註》戶,猶穴也。

飮酒有大小戶。《吳志》孫皓每饗宴,人以七升爲限,小戶雖不入,澆灌取盡。《白居易詩》戶大嫌甜酒。

姓。漢有戶尊。

與昈通。文采貌。《揚雄·蜀都賦》戶豹能黃。

與濩通。湯樂名。《揚雄·蜀都賦》戶音六成。

翁姑切,音烏。《淮南子·時則訓》烏孫國,作戶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