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潭桂楫浮青雀

出自:隋代·杨广《江都宫乐歌》

拼音:[lù][tán][guì][jí][fú][qīng][què,qiāo,qiǎo]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查看原文

注释

【桂楫】1.亦作"桂檝"。 2.桂木船桨。亦泛指桨。 3.指华丽的船。
【青雀】1.鸟名。桑扈的别名。 2.鸟名。即鹢。水鸟名。 3.指青鸟。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鸟。 4.见"青雀舫"。 5.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的小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渌】

淥【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正韻》盧谷切《廣韻》力玉切《韻會》龍玉切,音祿。《說文》與漉同。浚也,滲也。或作淥。

水淸也。《張衡·東京賦》淥水澹澹。

水名,在湘東。《水經注》醴泉縣漉水,亦曰淥水。

澤名。《前漢·郊祀歌》淫淥澤,然歸。

【潭】

潭【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水名。《說文》水出武陵鐔成玉山。

深也。《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

州名。《廣輿記》長沙府,隋唐曰潭州。

《集韻》《正韻》徐心切,音尋。旁深也。與潯同。《揚雄·解嘲》或橫江潭而漁。

《集韻》《正韻》夷針切,音淫。浸潭,與浸淫同。《司馬相如·上林賦》浸潭促節。《漢書》作浸淫。

《廣韻》《集韻》。

《集韻》忍甚切,音荏。義同。

【桂】

桂【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惠切《集韻》《韻會》涓惠切《正韻》居胃切,音昋。《說文》江南木,百藥之長。《禮·檀弓》草木之滋,薑桂之謂也。《本草圖經》桂有三種: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陽。《爾雅·釋木》梫,木桂。《蘇恭云》牡桂卽木桂也。《離騷經》雜申椒與菌桂。

《陶弘景·別錄》單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謂皮赤爾。《淮南·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桂林,郡名。《史記·武帝紀》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

姓。《姓苑》漢末,陽城炅橫四子避難,一居幽州,姓桂。

【楫】

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卽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接。《說文》舟櫂也。《玉篇》行舟具。檝、艥同。《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釋名》楫,捷也。撥水舟行捷疾也。《註》楫,所以櫂舟也。《詩·大雅》淠彼涇舟,烝徒楫之。《揚子·方言》楫謂之橈。或謂之櫂。

林木貌。《呂覽·明理篇》氣若山之楫。

《集韻》籍入切《正韻》秦入切,音輯。義同。

通輯。《前漢·兒寬傳》躬發聖德,統楫羣元。臣瓚曰:楫當作輯。

《集韻》側立切,音戢。聚也。

【浮】

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

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

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

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

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

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

《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水名。《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山名。《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

《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

羅浮,二山名。《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竹名。《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石名。《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天浮,星名。《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

《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集韻》普溝切,音桴。漂也。

《韻補》叶符非切,音肥。《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雀】

雀【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說文》依人小鳥也。从小,隹。讀與爵同。《古今注》雀,一名家賔。《埤雅》雀,物之淫者。《詩·召南》誰謂雀無角。《左傳·襄二十五年》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書·顧命》二人雀弁。《傳》雀韋弁。《疏》雀,言如雀頭色也。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雀飾。

《戰國策》雀立不轉。《註》雀立,踊也。

《揚子·方言》鸝黃,或謂之楚雀。《爾雅·釋鳥》鵹黃,楚雀。《註》卽倉庚也。

《爾雅·釋鳥》鷣,負雀。《註》鷣,鷂也。善捉雀,因名。

《爾雅·釋鳥·桑鳸竊脂註》俗謂之靑雀。

《爾雅·釋鳥·桃蟲鷦註》鷦,桃雀也。俗呼爲巧婦。《疏》方言說,巧婦之名,自關而東謂之工爵,自關而西或謂之韈雀。

《揚雄·羽獵賦》鸞,孔雀。

《臨海異物志》南海有黃雀魚,六月化爲黃雀,十月入海爲魚。

《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朱雀,南方宿名。《禮·曲禮》前朱雀而後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