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入坎窞

出自:清代·纪迈宜《咏史 其二》

拼音:[mí][tú][rù][kǎn][dàn]

平仄:平平仄仄仄

兴废数之常,智愚性相反。
乃萃一人身,古今觏亦罕。
其始虽足快,其终弥觉惨。
要为物欲昏,岂云识虑短。
我爱萧雍州,英年筹略展。
三十冠诸侯,一朝梁台建。
潞州别驾豪,雷目箭横撚。
净扫宫壶秽,告成岱宗检。
享祚逾四纪,职贡逮荒远。
范徐与姚宋,化钧美互斡。
虽复溺释乘,亦颇称慈俭。
开元继贞观,如乐谐箫管。
胡为踬末路,迷途入坎窞
遂令地轴翻,苍生但余喘。
朱、李特鄙夫,惟知工媚谄。
宠任既有加,更复恣忌褊。
谁召逆景来,竟纵禄儿返。
白马鞚何骄,金鸡帐犹暖。
化龙首未成,上天足笑蹇。
终当就屠灭,痛已彻幽显。
金瓯误撞触,霓裳妙婉转。
蒲香幻影销,淋铃泪痕泫。
呵呵殒台城,郎当疲剑栈。
食子无下意,书次罪其缓。
鹦鹉问上皇,凄凉空满眼。
得失皆自我,此语宁无歉。
回首跃龙池,风流徒怀缅。
女宠及王夫,相倚如毂绾。
兵役事戎狄,阴类每相感。
一之或有蔽,沓来斯不免。
弗戢终见焚,自垢安可浣。
浮山众百万,尽付鲸波卷。
哀哉南诏师,遗骼谁与掩。
二君颇相似,佚事悲青简。
更念苻秦氏,取败由自满。
欲恃鞭断流,将谓山压卵。
鱼羊忽食人,风鹤犹破胆。
一溃心争离,重振力告殚。
黩武戒良深,噬脐悔已晚。

查看原文

注释

【迷途】1.迷失道路:迷途知返|一路寻访,不觉迷途。 2.错误的道路:引入迷途|陷于迷途。
【坎窞】坑穴。喻险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迷】

迷【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途】

途【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

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

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入】

入【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坎】

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音欿。《說文》陷也,險也。

穴也。《易》卦名。《彖傳》習坎重險也。《說卦》坎爲水。

穿穴以葬。《禮·檀弓》其坎深不至于泉。

穿地以祭。《禮·祭義》祭月于坎。《祭法》相近于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作祖迎。

擊物聲。《詩·風》坎其擊鼓,坎其擊缶。

用力聲。《詩·魏風》坎坎伐檀兮。

《爾雅·釋言》坎,律銓也。《註》坎卦主法律,所以銓量輕重。

小罍謂之坎。

星名。《星經》九坎九星,在牛星南,主溝渠水泉。

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王遂出及坎欿。《註》周地。

姓。宋附庸有坎氏。見《統譜》。

《集韻》苦紺切,音勘。險岸也。

叶苦簟切,音歉。《歐陽修·梅給事銘》困於翼飛,中垂且斂。一失其塗,進退以坎。通埳。別作轗輱輡。

【窞】

窞【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集韻》盧感切,婪上聲。義同。或作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