踆乌蹲寒号

出自:清代·周天度《立春日大雪有雷电雹次日大雪雷雹越十日又大雪尺余奇寒纪事》

拼音:[cūn][wū][dūn][hán][hào,háo]

平仄:平平平平平

惟王首载春,岁行摄提格。
青籥启蛰房,万物未甲坼。
长衔竞腰鼓,临望纪元夕。
土牛送滕六,忽与谢仙迫。
同云幂四维,急羽飞六翮。
乍如珠跳瓦,俄看径曳帛。
阳冰鼓阴火,殷动顿旁魄。
苏苏或遂泥,索索更来虩。
严风吹樛枝,照耀雀锡白。
旅人叹龟手,重纩齿余齰。
吾闻古洪都,方舆称水泽。
其地濒江湖,其俗便絺绤。
长虞炎精炽,无虑玄冥赫。
何渠积淹旬,黍律骄不易。
踆乌蹲寒号,顾菟伏猬磔。
得无载籍诞,或者司历失。
昨宵气加凛,飞惨又骚驿。
夜漏咽层冰,晓色射窗隙。
龙战警百万,鹤语动寻尺。
上天岂无意,史氏慎取索。
竹歌哀黄台,鹅池拉蔡栅。
况今蓬婆外,壮士犹负戟。
谁欤薛孤延,敢告庄青翟。
纪异咄咄词,放管落枣核。

查看原文

注释

【踆乌】古代传说有三足乌居于太阳中。《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后因以"踆乌"借指太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踆】

踆【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與竣同。止也,伏也。《玉篇》退也。《張衡·東京賦》已事而踆。

《張衡·西京賦》大雀踆踆。《註》大雀,容也。

《集韻》壯倫切。義同。

《集韻》《正韻》徂昆切,音存。《類篇》以足逆蹋曰踆。《公羊傳·宣七年》祁彌明逆而踆之。

《集韻》租昆切,音尊。蹲也。《史記·貨殖傳》下有踆鴟。《註》徐廣曰:蹲古作踆。《莊子·外物篇》帥弟子而踆於窾水。《音義》字林云:踆,古蹲字。《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註》踆,猶蹲。

【乌】

烏【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污。《說文》孝鳥也。象形。《埤雅》林罕以爲全象鳥形,但不注其目睛。烏體全黑,遠而不分別其睛也。《詩·邶風》莫黑匪烏。《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前漢·眭弘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下集其旁。

《爾雅·釋鳥》燕白脰烏。《註》小爾雅云: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又》鸀山烏。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註》烏謂居,鵲之屬。

《小爾雅》去隂就陽者,謂之陽烏,鴻雁是也。

《韻會》日中有三足烏。

《說文》孔子曰: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註》徐鉉曰:俗作嗚,非是。《埤雅》烏又爲歎詞者,烏見異則噪,故以爲烏霍。烏霍,歎所異也。

《玉篇》語辭也。

《廣韻》安也。《正韻》何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註》徐廣曰:烏,一作惡。

《史記·天官書》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註》索隱曰:蔚然,漢書作哀烏,星之狀貌。《正字通》星經作依烏,後人因謂郞官爲依烏府。

《韻會》黑色曰烏。《史記·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五代史·梁符彥卿傳》太祖賜以所乗愛馬一丈烏。

《前漢·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註》師古曰:烏烏秦聲。關中舊有此曲,亦作嗚。《史記·李斯傳》歌呼嗚嗚。

縣名。烏氏,因水而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烏氏。《註》烏水出西北入河。氏音支。

烏程,烏傷,屬會稽郡。

烏孫,烏桓,皆西域國名。

《廣韻》姓也。齊大夫烏枚鳴。見《左傳》。

赤烏,殿名。《左思·吳都賦》飾赤烏之暐曄。

《集韻》《類篇》於加切,音鴉。《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師古曰:烏,一加反。秅,直加反。

《漢鼓吹曲》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下叶音鰕,者叶音遮。

《集韻》《類篇》於諫切,音晏。《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鄭氏曰:烏秅音鷃拏。師古曰:急言之聲,如鷃拏耳。非正音也。

《韻會》古文借作顧字。見義雲章。亦轉聲也。

【蹲】

蹲【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踆《唐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說文》踞也。《後漢·魯恭傳》蹲夷踞肆。《莊子·外物篇》蹲乎會稽。

《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詩·小雅》蹲蹲舞我。《傳》蹲蹲,舞貌。《釋文》蹲,七旬反。本或作墫。《前漢·揚雄傳》蹲蹲如此。《註》蹲蹲,行有節。

《集韻》粗本切,音鱒。聚也。《左傳·成十六年》蹲甲而射之。《註》蹲,聚也。

《集韻》蹤倫切,音遵。鷷,或作蹲。雉,西方曰鷷。

《集韻》祖本切,音。義同。

《集韻》徂丸切,同躦。或作蹲。

《集韻》趣允切。蹲循,緩意。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号】

号【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哭也。《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雞鳴也。《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註》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冢人》詔其號。《註》謂諡號。

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號召也。《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集韻》本作号,又作唬。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作號,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