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澌激溜窅然细

出自:清代·赵国华《潭西行赠柳生文洙》

拼音:[yǐn][sī][jī][liū,liù][yǎo][rán][xì]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天根旧咏城南柳,侠卿亦谓真吾友。
济南山水方英多,嵯峨扬波何不有。
柳生好剑兼好书,潭西半亩从僧租。
为招同志二三子,扫轩觞我倾新沽。
其时落叶生除宇,隆寒狡狯诈秋雨。
戴笠言从窈窕门,佛楼一片风铃语。
离离净线梳垂杨,瓦亭四角回虚廊。
七十二泉绿如凿,当年桂老殊平章。
引澌激溜窅然细,潺湲珠玉随圆方。
五步十步作人立,崚嶒瘦石窥琴床。
春红秋碧各已谢,小桥疏竹攒横墙。
庭阴倒斝群谊绝,宛与栖身向岩穴。
插槛纷看碎琐云,披帘坐听玲珑雪。
自古清流清可人,无疑诸子来怡悦。
穷年永昼乃据此,吾将妒尔难为别。
还山他日不可求,引领飞空捉明月。

查看原文

注释

【激溜】指急泻的瀑布。
【窅然】1.精深貌;深远貌。 2.犹怅然。 3.岑寂貌。 4.幽暗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引】

引【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㧈《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蚓。《說文》開弓也。《徐鉉曰》象引弓之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廣雅》演也。《易·繫辭》引而伸之。

《爾雅·釋詁》長也。《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書·梓材》引養引恬。

相牽曰引。《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

《集韻》導也。《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

卻也。《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註》引,卻也。

相薦達曰引。《史記·魏其侯傳》兩人相爲引重。《註》相薦達爲聲勢。《後漢·張皓王龔傳論》顯登者以貴塗易引。

服氣法曰道引。《莊子·刻意篇》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史記·留侯世家》道引不食穀。

治疾法有撟引。《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註》謂爲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十丈爲引。《前漢·律歷志》其法用竹爲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引者,信也。《註》信讀曰伸,言其長。

《廣韻》《正韻》羊晉切《集韻》《韻會》羊進切,蚓去聲。《集韻》牽牛綍也。《禮·檀弓》弔於葬者,必執引。《疏》引,柩車索也。

《集韻》一曰曲引。《蔡邕·琴操》有思歸引。

引古作。

【澌】

澌【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息移切《集韻》《韻會》相支切《正韻》相咨切,音斯。《說文》水索也。《揚子·方言》澌,盡也。

《集韻》山宜切,音釃。義同。

《集韻》《韻會》《正韻》。《說文》散聲也。《徐曰》若今謂馬鳴爲嘶也。

《廣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正韻》息漬切,音賜。亦水索也。與凘別。凘爲流冰之凘,俗誤作澌。

【激】

激【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吉歷切《正韻》訖逆切,音擊。《說文》礙衺疾波也。一曰半遮也。《前漢·溝洫志》爲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水也。

衝也。《潘岳·詩》驚湍激巖阿。

《水經注》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名五女激。

言論過直爲激切。《後漢·寵傳》言事者必多激切。

感激也。《後漢·蔡邕傳》感激忘身。

違俗立異爲激詭。《後漢·范冉傳》冉好違時絕俗,爲激詭之行。冉或作丹。

激楚,淸聲也。《楚辭·招魂》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姓。《前漢·淮南王傳》有激章。

《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湍流貌。一曰風聲。

《集韻》堅堯切,音驍。與憿同。幸也。通作僥徼。

【溜】

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霤。水名。《說文》水在鬱林郡。《後漢·郡國志》鬱林郡有中溜縣。

《水經注》漢水於槃頭郡南與溜水合。

水溜下也。《孫綽·遊天台山賦》醴泉涌溜于隂渠。

《馬觀瀛涯勝覽》弱水三千,舟行遇風,一失入溜,則水弱而沒溺。

發也。《管子·宙合篇》減溜大成。《註》減,盡也。溜,發也。言徧環畢莫不備得,故曰減溜大成。

與霤同。《左傳·宣三年》三進及溜。《正義》溜,謂簷下水滴之處。

《集韻》力求切,音留。義同。

與留同。《戰國策》成皋石溜之地。《註》古作石留。

與流通。《靈樞經》所溜爲滎。《註》溜,流同。

【窅】

窅【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說文》深目也。

深遠貌。窵窅,深也。

《集韻》於絞切,音拗。

一叫切,音窔。義同。

《廣韻》《集韻》於交切《韻會》幺交切,咬平聲。義同。

窅窊,曲貌。《前漢·禮樂志》窅窊桂華。《註》桂華之形,窅窊然也。

《字彙補》莫賢切,音緜。《莊子·逍遙遊》窅然喪其天下焉。《註》窅然,猶悵然。李頤說。《集韻》或作䁱眑。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细】

細【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

《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