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胜渼陂

出自:明代·曾仕鉴《赵少宰灵洞山房》

拼音:[huán,hái][néng,nài][shèng][měi][bēi,pí,pō]

平仄:平平仄仄平

地挹金华胜,山标瀫水奇。
六岩纡洞府,双涧汇天池。
柳暗桥偏隐,松迷径转疑。
开林青嶂出,倚杖白云随。
宅閟仙灵久,书藏太史宜。
计先归隐卜,俸罄买山资。
金马言曾抗,周南滞不辞。
道高容偃蹇,心远合栖迟。
不用誇盘谷,还能胜渼陂
堂虚岚隐见,楼静树参差。
象逼中峰峭,云扶怪石欹。
寒淙锵户牖,皎月镜涟漪。
蓬辟过求仲,鱼游乐惠施。
雄谈消载酒,清兴续弹棋。
扫叶供烹茗,分泉命煮葵。
冥搜群子姓,欣赏集埙篪。
芹熟青泥饭,香传太谷梨。
扪萝同陟险,采药独忘疲。
凉籁轩萧爽,阴崖日蔽亏。
竹床酣午睡,花坞曝晴曦。
寂寞成玄草,逶迤秀紫芝。
牺曾庄子畏,马岂塞翁悲。
坐笑环农圃,行吟友鹿麋。
梵钟低薄暮,樵语度轻飔。
雪霁梅横涧,园深藓蚀帷。
玄珠探赤水,湘帙映青藜。
自狎忘机鸟,谁惭曳尾龟。
苏门鸾并笑,缑岭鹤堪骑。
岁序羲皇榻,生涯岳渎期。
饥餐霞五色,渴吸露三卮。
西蜀蟠龙气,南山隐豹姿。
阴阳双毂转,天地一竿垂。
海内悬丹壑,山中降紫泥。
旁求烦圣主,强起为疮痍。
载笔趋金殿,垂绅侍玉墀。
帝京频出入,王命屡驱驰。
炼石倾堪补,为霖望不私。
暂离温室树,终借上林枝。
事列山公启,名高水部词。
游宁禽庆负,文讵稚圭移。
省署萦簪组,林丘系梦思。
客来时展画,公暇一题诗。
石室空罙阻,瑶花想陆离。
青山谢巢许,黄阁待咎夔。

查看原文

注释

【渼陂】古代湖名。在今陕西省户县西,汇终南山诸谷水,西北流入涝水。一说因水味美得名;一说因所产鱼味美得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还】

还【備考·酉集】【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浮。

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灌嬰傳》還定三秦。

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胜】

胜【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

【渼】

渼【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無鄙切《集韻》《韻會》毋鄙切,音美。水名。《長安志》渼陂,在鄠縣西四五里。

《類篇》一曰水波文。

【陂】

陂【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說文》阪也。一曰池也。《玉篇》澤鄣也。《風俗通義》陂者,繁也。言因下鍾水,以繁利萬物也。今陂皆以漑灌。《書·禹貢》九澤旣陂。《禮·月令》毋竭川澤,母漉陂池。《註》畜水曰陂。

地名。《左傳·成四年》許人敗諸展陂。《註》展陂,許地。

《昭十三年》次于魚陂。《註》竟陵縣城西北有甘魚陂。

《正字通》黃陂,縣名,今黃州府。

《前漢·禮樂志》騰雨師,洒路陂。《註》路陂,路傍也。

《集韻》或作波。《史記·貨殖傳》水居千石魚陂。

《灌夫傳》陂池田園。《前漢書》作波。

《前漢·景十三王傳》游雷波。《註》波讀爲陂。雷陂,陂名。

《集韻》蒲麋切,音皮。陂池,旁頹貌。

《集韻》《韻會》、楚、荆、揚曰陂。《釋名》山旁曰陂,言陂陁也。《玉篇》陂陀,靡迆也。《唐韻正》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本作頗,唐明皇攺爲陂。韻補曰: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乂,攺頗爲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矣。

《集韻》逋禾切,音波。《博雅》陂陁,衰也。

《集韻》一曰山坡,或作岥。

《集韻》蒲波切,音婆。陂陁,不平。

《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兵媚切,音賁。《玉篇》傾也,邪也。《正韻》不平曰險,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周禮·春官·典同》陂聲散。《史記·五宗世家》邯鄲中諸使過客,以彭祖險陂,故莫留邯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