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微误嘘吸

出自:唐代·韦应物《凌雾行》

拼音:[fēi][wēi][wù][xū,shī][xī]

平仄:平平仄平平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查看原文

注释

【霏微】〈书〉雾气、细雨等弥漫的样子:烟雨~。
【嘘吸】1.大气鼓荡,吐纳呼吸。 2.啼泣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霏】

霏【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䬠《唐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菲。《說文》雨雪貌。从雨非聲。《集韻》雰也。《詩·邶風》雨雪其霏。《傳》霏,甚貌。

《小雅》雨雪霏霏。

【微】

微【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

《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微,匿也。

《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註》微,蔽也。

殺也。《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伺察也。《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註》微,伺問之也。

《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瘍,瘡也。《詩·小雅》旣微且尰。

《韻會》非也。《詩·邶風》微我無酒。

《韻會》無也。《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註》微,猶無也。

國名。《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紫微,太微,少微,星名。《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三微。《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姓。《左傳·哀八年》微虎。《註》魯大夫。

微生,複姓。《論語》微生高。

【误】

誤【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寤。《說文》謬也。《書·立政》其勿誤于庶獄庶愼。《傳》誤,失也。《禮·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食也。《註》誤,謂禮節錯誤也。《前漢·張耳傳》君何言之誤。《吳志·周瑜傳》瑜精音樂,雖三爵後,其閒缺誤,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郞顧。

《字林》通作悞。惑也。《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以欺愚者。

【嘘】

噓【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朽居切《集韻》《韻會》《正韻》休居切,音虛。《說文》吹也。《玉篇》吹噓。《聲類》出氣急曰吹,緩曰噓。《正韻》蹙脣吐氣曰吹,虛口出氣曰噓。吹氣出於肺屬隂,故寒。噓氣出丹田屬陽,故溫。《莊子·天運篇》孰噓吸是。

《徐無鬼》仰天而噓。《集韻》亦作吁。◎按正韻云:亦作呴喣欨。此三字匈于切,屬虞韻,噓屬魚韻,音切各異,正韻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噓。《字彙》《正字通》作噓。附十二畫,非,今攺正。

【吸】

吸【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翕。《說文》內息也。从口及聲。《玉篇》吸,引也。《正字通》氣出爲吹,氣入爲息。《楚辭·九章》吸湛露之浮涼。

《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註》皆林木鼔動之聲。

人名。《史記·高祖紀》令將軍王吸屯武關。

《田橫傳》使灌嬰破殺齊將田吸于千乗。

《廣韻》同翕。《玉篇》引《詩·小雅》:載吸其舌。按今《詩》作翕。箋,猶引也。

吸吸。《劉向·九歎》雲吸吸以湫戾。

《六書故》俗謂飮曰吸。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