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衿依浦戍

出自:南北朝·萧纲《蒙华林园戒诗》

拼音:[lǜ,lù][jīn][yī][pǔ][shù]

平仄:仄平平仄仄

庸夫耽世光,俗士重虚名。
三空既难了,八风恒易倾。
伊余久齐物,本自一枯荣。
弱龄爱箕颍,由来重伯成。
非为乐肥遁,特是厌逢迎。
执圭守藩国,主器作元贞。
昔日书银字,久自恧宗英。
斯焉佩金玺,何由广德声。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兹言信非矫,丹心良可明。
舟航奉睿训,接引降皇情。
心灯朗暗室,牢舟出爱瀛。
是节高秋晚,泬寥天气清。
郊门光景丽,祈年云雾生。
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
叶疏行径出,泉溜远山鸣。
绿衿依浦戍,绛颡拂林征。
庶蒙八解益,方使六尘轻。
脱闻时可去,非吝舍重城。

查看原文

字义

【绿】

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

《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衿】

衿【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居吟切,音今。《爾雅》衿謂之袸。《註》衣小帶也。

《揚子·方言》衿謂之交。《註》衣交領也。《詩·鄭風》靑靑子衿。《傳》靑衿,靑領也。

《類篇》渠金切,音琴。其淹切,音箝。義同。

《玉篇》巨禁切,音妗。《禮·內則》衿纓、綦屨。《註》衿猶結也。《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

《前漢·揚雄傳》衿芰茄之緣衣兮。《註》衿,帶也。

《通志·六書略》與襟同。《韻會》作紟。

【依】

依【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希切,音衣。《說文》倚也。《書·無逸》知小人之依。《註》言稼穡。《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依稀,猶彷彿也。《劉禹錫詩》宋臺梁館尚依稀。

姓。

《集韻》《韻會》隱豈切,音倚。《詩·大雅》于京斯依。

斧依,與扆通。《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纏弦也。《儀禮·卽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是也。

《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戸負依南面。《註》戸牖之閒謂之依。

喻也。《禮·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疏》謂依倚譬喻也。

《韻補》叶烏皆切,音挨。《曹植詩》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白居易詩》坐依桃葉妓。《自註》依,烏皆反。

【浦】

浦【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滂古切《集韻》《韻會》頗五切《正韻》滂五切,音普。《說文》瀕也。《詩·大雅》率彼淮浦。

《玉篇》水源枝注江海邊曰浦。《風土記》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浦陽,江名。《廣輿記》浦江,本吳越三江之一。

浦江,縣名,屬金華府。浦城,屬建寧府。

合浦,漢郡名,屬交州。

荒浦,舒鳩地名,見《左傳·襄二十四年》。

姓。晉起居注浦選。

【戍】

戍【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傷遇切《集韻》《韻會》春遇切,輸去聲。《說文》守邊也。《爾雅·釋言》遏也。《註》戍守,所以止寇賊。《廣韻》舍也。《詩·小雅》我戍未定。

《正韻》殊遇切,音樹。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