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笑此身

出自:明代·李畅《将赴金陵庞弼唐郡伯高苕峰司马贻赠孤鹤横秋卷赋谢》

拼音:[jiāo][liáo][xiào][cǐ][shēn]

平仄:平平仄仄平

萧萧逐马尘,客路酒相亲。
鸿鹄非无志,鹪鹩笑此身
帆迎珠海暮,柳绽白门春。
为语社中子,新诗忆寄频。

查看原文

注释

【鹪鹩】1.鸟名。形小,体长约三寸。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点。尾羽短,略向上翘。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常取茅苇毛毳为巢,大如鸡卵,系以麻发﹐于一侧开孔出入,甚精巧,故俗称巧妇鸟。又名黄脰鸟﹑桃雀﹑桑飞等。 2.此鸟形微处卑,因用以比喻弱小者或易于自足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鹪】

鷦【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兹消切,鷯,皆一聲之轉耳。小鳥之巧於爲巢者也。

《廣韻》鷦䳟,南方神鳥。《樂叶圖徵》鷦明狀似鳳皇。一作焦明。《揚子·法言》焦明遴集。

【鹩】

鷯【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鷦二字註。

《廣韻》《集韻》《類篇》。互見鶛字註。

《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義同。

【笑】

笑【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咲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

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入宥韻,音秀。《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或作咲。《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亦省作关。《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