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半晌

出自:清代·魏元戴《沁园春·寿申甫五十》

拼音:[sháo][guāng][bàn][shǎng]

平仄:平平仄仄

沧海横流,结屋溪山,归去来兮。
况纵横前史,忍寻覆局,苍茫老眼,聊看枯棋。
余子纷纷,星辰听履,尽起萑苻拥节麾。
横长剑,尽雄心激荡,猿鸟休疑。
青山日较崔嵬。
且破涕为欢尽一卮。
甚春花阅遍,韶光半晌,苍松多寿,霜雪难欺。
我本逃秦,君原与操,八表何曾著一丝。
斜阳外,剩渔歌樵唱,已艾须眉。

查看原文

注释

【韶光】1.美好的光阴(多指春天):美好韶光一片。 2.比喻青年时期:珍惜韶光。
【半晌】〈方〉半天:前~ㄧ后~ㄧ他想了~才想起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韶】

韶【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軺。《說文》虞舜樂也。《玉篇》繼也,紹也。《書·益稷》簫韶九成。《禮·樂記》韶,繼也。《註》韶之言紹也。言舜能繼紹堯之德。

《左傳·襄二十九年》見舞韶濩者。《註》殷湯樂。《疏》言其能紹繼大禹也。

《集韻》一曰美也。《韻會》凡言韶華,韶光,取此。

《韻會》州名。古百越地,漢曲江縣,隋置韶州。有兩石相對如雙闕。或曰舜作樂於此,故名韶石。

姓。《正字通》晉中牟令韶石。《廣韻》同㲈。《集韻》亦作招。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半】

半【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

《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

《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晌】

晌【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篇海》始兩切,音賞。晌,午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