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磅礴

出自:清代·魏元戴《满江红·武昌纪游》

拼音:[yīng][líng][bàng,páng][bó]

平仄:平平平平

诗句摩空,既留得、白云黄鹤。
又几辈、金戈铁马,英灵磅礴
此派江山忒侥倖,我怀天地同牢落。
且振衣、禹稷古行宫,晴川阁。
形胜地,通侯博。
凭吊处,丰碑卓。
顾瘦怯书生,茜纱衫薄。
懒和髯苏说风月,欲寻小范言忧乐。
笑经年、三食武昌鱼,流霞嚼。

查看原文

注释

【英灵】1.才华超群的人:英灵尽来归|将军多恐英灵尽。 2.对死者表示崇敬的称呼:英灵有知|告慰英灵|英灵在世何曾死。
【磅礴】1.广大无边貌。 2.气势盛大貌。 3.混同;充满。 4.扩大。 5.箕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英】

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

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

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爾雅·釋山》再成,英。《疏》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瓊英,美石似玉者。《詩·齊風》尚之以瓊英乎而。《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宮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英英,雲貌。《詩·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詩·小雅》二矛重英。《註》以羽飾矛。《魯頌》朱英綠縢。《疏》蓋絲纒而朱染之。

樂名。《前漢·禮樂志》帝嚳作《五英》。英,華茂也。

國名。《史記·陳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註》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國爲氏,漢有九江王英布。

於䖍切,音閼。《班固·西京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縣黎、垂棘,夜光在焉。

《唐韻古音》于良切,讀央。《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毛詩·本音》舜英、重英、瓊英、美如英,俱叶韻讀央。《管子·地員篇》五色雜英,各有異章。《集韻》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讀央。

於慶切,音映。飾也。

【灵】

灵【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郞丁切,音靈。《字類》小熱貌。

《正字通》俗靈字。(靈)〔古文〕霛郞丁切,音鈴。《玉篇》神靈也。《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傳》靈,神也。《詩·大雅》以赫厥靈。

《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詩·鄘風》靈雨旣零。《箋》靈,善也。

《廣韻》福也。

《廣韻》巫也。《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靈氛,古之善占者。《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註》靈鼓,六面鼓也。

《禮·檀弓》塗車芻靈。《註》芻靈,束茅爲人。

《左傳·定九年》載蔥靈。《註》蔥靈,輺車名。

《楚辭·天問》曜靈安臧。《註》曜靈,日也。

《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廣韻》寵也。

《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爾雅·釋魚》二曰靈龜。《註》卽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州名。《史記·匈奴傳》丁靈。《註》魏略云:丁靈,在康居北。《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姓。《廣韻》風俗通云:齊靈公之後。或云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叶靈年切,音連。《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說文》本作。

【磅】

磅【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正韻》普郞切《集韻》《韻會》鋪郞切,音滂。石落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山名。《王子年·拾遺記》扶桑東五萬里,有磅磄山。

磅唐。《馬融·長笛賦》騈田磅唐。《註》磅唐,廣大盤礴也。

磅硠。詳硠字註。

《集韻》披庚切,音烹。義同。

【礴】

礴【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泊。旁礴,混同貌。

廣被也。

充塞也。《莊子·逍遙遊》旁礴萬物。《揚子·太經》昆侖旁礴幽。昆侖,天之氣。旁礴,地之形。幽,人之心也。人心幽微,具天妙用。

槃礴。《莊子·田子方》畫史解衣槃礴。《註》箕坐也。

通薄。《前漢·揚雄傳》旁薄羣生。

通魄。《司馬相如·封禪書》旁魄四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