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皋千里平

出自:清代·宋伯鲁《古尔图道中》

拼音:[wò][gāo,háo][qiān][lǐ][píng]

平仄:仄平平仄平

逻骑容刀锐,旃舆小户通。
片云时带雨,老树总吟风。
野戍荒烟外,穹庐落照中。
犹闻旧藩子,出学大瀛东。
大漠黄云黯,千岩白雪高。
虎留沙上迹,驼落草间毛。
墨守儒生拙,戎装武士豪。
至今于货者,犹佩越人刀。
此地盛刍牧,沃皋千里平
牛羊下落日,草树隐荒城。
倚剑孤云晚,停轺片月清。
堠亭寥寂甚,空外一鸡鸣。

查看原文

注释

【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沃】

沃【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烏酷切,音鋈。《說文》灌漑也。《書·說命》啓乃心,沃朕心。《正義》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也。

盛也。《詩·衞風》其葉沃若。《疏》沃若,沃沃然盛也。

壯姣也。《詩·檜風》夭之沃沃。《傳》沃沃,壯姣也。

柔也。《詩·小雅》其葉有沃。《傳》沃,柔也。

土不磽曰沃壤。《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井衍沃。《註》衍沃,平美之地。

盥手曰沃盥。《周禮·夏官》小臣大祭祀沃王盥。《疏》言爲王沃手,盥手也。

《左傳·正義》盥謂洗手,沃謂澆手。

泉名。《爾雅·釋水》沃泉縣出。

水名。在沃陽縣西北。《水經注》中陵水東逕沃陽縣,又西北流注沃水。

九土之一。《淮南子·地形訓》正南次州曰沃土。

閩南人謂雨淋曰沃。見《鄭瑗井觀瑣言》。

曲沃,晉邑名。《詩·唐風》素衣朱襮,從子于沃。《廣輿記》曲沃縣,屬山西平陽府。

姓。沃丁之後。吳有沃焦,著《神仙傳》。

《集韻》鬱縛切,音艧。茂貌。《詩·衞風》其葉沃若,徐邈讀。《說文》本作,今省。

【皋】

皋【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皋舞。《註》皋,告之也,告國子當舞者舞也。

長聲也。《禮·禮運》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註》皋者,引聲之言也。

緩也。《左傳·哀二十一年》齊人歌曰: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疏》緩聲而長引之,是皋爲緩也。

《玉篇》澤也。《韻府》岸也。《詩·小雅》鶴鳴于九皋。《傳》九折之澤。《左傳·襄二十五年》牧隰皋。《疏》皋爲澤之坎,是水岸也。《前漢·賈山傳》江皋河瀕。《註》皋,水邊淤地也。

《集韻》局也。《張衡·西京賦》實惟地之奧區神皋。《註》謂神明之界局也。

《廣韻》高也。《禮·明堂位》天子皋門。《註》皋之言高也。

《釋名》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鞱諸下也。

《爾雅·釋訓》皋皋,刺素食也。《疏》皋皋,不治之貌。《詩·大雅》皋皋訿訿。《傳》皋皋,頑不知道也。

月名。《爾雅·釋天》五月爲皋。

神名。《史記·武帝紀》紀皋山用牛。《封禪書》一作澤山。

禽名。《汲冢周書》文翰者若皋雞。《註》皋雞似鳧,冀州謂之澤特。

乾皋,鸚䳇別名。《埤雅》乾皋斷舌,則坐歌。孔雀拍尾,則立舞。

寒皋,鸜鵒別名。《本草綱目》皋,告也。天寒欲雪,羣飛如告。故名寒皋。

皋比,虎皮也。《左傳·莊十年》蒙皋比而先犯之。

皋蘭,山名。《前漢·武帝紀》西至皋蘭。

水名。《山海經》皋水出章山。

皋舟,吳地。《左傳·襄十四年》吳人自皋舟之隘要而擊之。

姓。皋陶之後。《左傳》越大夫皋如。

複姓。東山皋落氏,赤狄別種。

同鼛。《周禮·冬官考工記》䩵人爲皋鼓。《註》大鼓也。《又》爲皋陶。《註》鼓木也。

一作睾。《荀子·大略篇》望其壙皋如也。《註》高貌。《莊子·危言篇》《列子·天瑞篇》俱作睾如。

《後漢·馬融傳》皋牢陵山。《註》皋牢,猶牢籠也。《荀子·王霸篇》作睾牢。

或作滜。《史記·歷書》百艸奮興,秭鴂先滜。《註》子規先出,野澤而鳴也。

與羔通。《禮·檀弓》高子皋。《註》孔子弟子,名柴。《論語》作子羔。皋羔古字通用。

《集韻》乎刀切《正韻》胡刀切,音嗥。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皋舞。《註》皋,讀爲嗥。謂呼之入也。與號号唬通。

《集韻》後到切《韻會》胡到切,音號。周禮皋舞。劉昌宗讀。或作譹。

《集韻》攻乎切,音姑。橐皋,地名。在壽春。《前漢·孟康註》橐皋,音拓姑。《類篇》隸作臯。《經傳》作臯。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平】

平【寅集下】【干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

《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

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

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

治之也。《詩·大雅》修之平之,其灌其栵。《疏》修理之平治之者,其爲灌木其爲栵木之處也。

平服也。《詩·大雅》四方旣平,王國庶定。《疏》四方旣已平服,王國之內幸應安定。

《玉篇》平,齊等也。《增韻》平,均也。《易·乾卦》雲行雨施,天下平也。《疏》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書·君奭》天壽平格。《疏》正義曰:平謂政敎均平也。

《廣雅》平,均賦。《史記·平準書註》索隱曰: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者,以鈞天下郡國輸斂,貴則糶之,賤則貴之。平賦以相準,輸賦於京都,故命曰平準。

樂聲不相踰越也。《周語》樂從和,和從平。

《爾雅·釋詁》平,易也。《疏》易者,不難也。《後漢·班超傳》任尚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歲稔也。《前漢·食貨志》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諡法》執事有制曰平,治而無眚曰平,布綱治紀曰平。

《爾雅·釋地》大野曰平。《疏》大野之澤。一名平。《韓愈·城南聮句》沙篆印迴平。《註》洪慶善曰:華山有靑柯平、種藥平,因地之平處也。

臘月曰嘉平。《史記·秦始皇紀》更名臘曰嘉平。《註》茅盈內紀曰:盈曾祖父蒙於華山白日升天。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淸,時下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因改臘曰嘉平。索隱曰:廣雅云,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亦曰臘,秦更曰嘉平。蓋因歌謠之詞而改從殷號也。

華平,瑞木名。《宋書·符瑞志》華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則生,德剛則仰,德弱則俯。《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註》天下平,其華則平。

廷尉平,官名。《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天下之平也。《前漢·百官表》宣帝地節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平原,太平,平陸,地名。《爾雅·釋地》廣平曰原,高平曰陸。《疏》廣平曰原者,謂澤之廣平者亦曰原。漢以平原爲郡名。高平曰陸者,謂土地豐,正名爲陸。《又》東至日所出,爲太平,太平之人仁。《孟子》孟子之平陸。

州名。《唐書·地理志》平州北平郡。《廣韻》古山戎孤竹,白狄子二國之地,秦爲遼西郡,隋爲北平郡,唐爲平州。

姓。《廣韻》齊相晏平仲之後。《前漢·平當傳》當哀帝時爲丞相,子晏歷位大司徒。

複姓。《何氏姓苑》有平陵,平寧二氏。《姓譜》平陵氏,史記平陵老之後。

《廣韻》房連切《集韻》《韻會》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

《韻會》均也。

《韻會》皮命切,音病。平物賈也。《周禮·地官·質劑註》市中平賈,今時月平是也。

《地官·質人註》質平也。主平定物賈。《揚子·方言》一鬨之市,必立之平。《後漢·五行志》桓帝初,京都童謠曰:游平買印自有平,不避豪賢及大姓。

古與便辯通。《史記·五帝紀》便章百姓。《註》索隱曰:古文尚書作平,平旣訓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辯章。古文平字亦作便,便則訓辯,遂爲辯章。

叶皮陽切,音龎。《張籍·祭韓愈詩》北臺臨稻疇,茂野多隂涼。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巳平。

《集韻》拼古作平。註詳手部八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