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纤纤足

出自:近现代·刘逸生《蝶恋花》

拼音:[gòng,gōng][wǔ][xiān,qiàn][xiān,qiàn][zú]

平仄:平仄平平平

天际秋云凝远目。
一箭征鸿,漠漠微阳逐。
无限平芜催落木。
红罗掩面伤蛾绿。
四面楼台高插玉。
倩影灯前,共舞纤纤足
尽日歌台喧肉竹。
管弦那解悲华屋。

查看原文

注释

【纤纤】1.细微;小巧: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细微的事物:祸源于纤纤。 3.形容女子的手细长柔软:纤纤出素手|十指纤纤。
【纤足】指旧时妇女缠过的小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共】

共【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姓。《氏族略》以國爲氏。

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

《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舞】

舞【未集下】【舛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

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

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

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

姓。

【纤】

纖【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息廉切《集韻》《韻會》《正韻》思廉切,纖縞。《傳》纖,細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註》纖謂羅縠也。

《禮·閒傳》禫而纖。《註》黑經白緯曰纖。《前漢·文帝紀》纖七日釋服。《註》纖,細布衣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纖也。《註》揱纖,殺小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註》纖,袿衣飾。

《史記·貨殖傳》周人旣纖。《註》纖,儉嗇也。

《集韻》《韻會》罪則纖剸。《註》纖,讀爲殲。殲,刺也。

《韻會》師咸切,音攕。與孅通。《前漢·食貨志》至孅至悉也。《註》師古曰:孅,與纖同。

【足】

足【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疋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

《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韻補》叶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