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嗷嗷髑髅哭

出自:清代·王鹄《晤家月岩兼寄顾莼勺》

拼音:[hóng][yàn][áo][áo][dú][lóu][kū]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人日忆故人,题诗寄何处。
五夜凄清寒剪烛,三年离别风飘絮。
谈诗不倦虎头痴,飞梦难寻虎山路。
春风一夕心颜开,旧雨不来新雨来。
故人无恙新诗裁,笑谈连襼同徘徊。
九载相思故园竹,三径绿寒荒老屋。
前年水患忧贵粟,鸿雁嗷嗷髑髅哭
感旧可怜新鬼多,思归并少畸田薄。
诗亡影瘦一书生,母病儿殇梦也惊。
科名草少英雄死,志气人高鬼蜮瞋。
何日壮怀伸,归卧灵岩顶。
烟云从画,猿鹤捧茗。
狂歌长啸,花香雪冷。
红尘变幻渺不知,日与故人醉赋诗。
团圆月照真须眉,并无相逢何别离。
百年歌舞长于斯,何至海右亭前始相见,同有思乡愁一片。
君家痴叔发苍苍,何事冲寒跋涉忙。
相逢且尽今朝乐,笑对春风醉百觞。

查看原文

注释

【鸿雁】1.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2.〈书〉比喻书信。
【嗷嗷】1.亦作"嗸嗸"。 2.哀鸣声;哀号声。 3.叫呼声;叫喊声。 4.众口愁怨声。 5.形容众声喧杂。
【髑髅】死人的头盖骨。如:莊子之楚,见髑髅。——《庄子·至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鸿】

鴻【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䲨《唐韻》戸工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鴻,鵠也。《玉篇》鴻,鴈也。詩傳云:大曰鴻,小曰鴈。《陸璣疏》鴻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肉美如鷹。

有小鴻如鳧,色白,今人直謂之鴻。《易·漸卦》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爲儀。

旗名。《禮·曲禮》前有車騎,則載飛鴻。《鄭註》鴻取飛有行列也。

通作洪,大也。《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楚辭·天問》不任汨鴻,何以尙之。《註》鴻,大水也。

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簴,小首而長,摶身而鴻,若是者謂之鱗屬,以爲筍。《註》鴻,傭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橈之,以眡其鴻殺之稱也。《疏》釋云:鴻卽上文强是也。殺,卽上文弱是也。

地名。《左傳·昭二十一年》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註》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

鴻溝。《史記·蘇秦傳》大王之地,南有鴻溝。《註》在滎陽。

蟲名。蜚鴻。《史記·周本紀》蜚鴻滿野。《註》蠛蠓也。

姓。衞大夫鴻騮魋,見《左傳》。鴻安丘,見《後漢書》。

人名。大鴻,堯臣名。梁鴻,漢人。

《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音汞。與澒同。《揚雄·羽獵賦》鴻絧緁獵。《師古註》鴻絧,直馳貌。

鴻濛,元氣也。《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柱。《註》東方之野日所出。

《集韻》《類篇》虎孔切,音嗊。義同。

《集韻》胡貢切,音。鴻洞,深遠。一曰相連次貌。

《字彙》古送切,音貢。《淮南子·精神訓》澒濛鴻洞。《註》鴻,讀如子贛之贛。

叶胡光切,音黃。《呂氏春秋》彭祖以壽,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農以鴻。

【雁】

雁【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宴切《集韻》魚㵎切,音贗。《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爾雅·釋鳥》鳧雁醜。《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嗷】

嗷【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說文》本作嗷,衆口愁也。

《西京雜記》紛紜翔集,嘈嗷鳴啼。《玉篇》作嗸。《韻會》通作囂敖謷熬。嗷字从口聲。

【髑】

髑【亥集上】【骨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髑髏,項也。詳髏字註。《廣韻》同䫳。

【髅】

髏【亥集上】【骨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顱謂之髑髏。《莊子·至樂篇》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集韻》或作䫫。

【哭】

哭【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空谷切,音㲄。《說文》哀聲也。从吅,獄省聲。《徐鍇曰》哭聲繁,故从二口。大聲曰哭,細聲有涕曰泣。《玉篇》哀之發聲。《禮·檀弓》歌于斯,哭于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