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爪何毰毸

出自:清代·管世铭《乘驿谣》

拼音:[yá][zhǎo,zhuǎ][hé,hē,hè][péi][sāi,suī]

平仄:平仄平平平

昨岁使于越,今岁使汉阳。
东南两驿堠,飞辔相追翔。
肥驿富盘餐,瘠驿窘刍豆。
肥瘠虽不同,情状归一辏。
轩车自北来,侦骑却先回。
头衔甚赫奕,牙爪何毰毸
索增夫与马,应声连者者。
供顿少或迟,箠楚辄交下。
悬吏自门东,罄折进红封。
区区为寿意,愿得资先容。
前驱闻此言,始觉有颜色。
下逮圉与庖,琐屑各有得。
银翅海鲨镵,丝窝岛燕衔。
数缗罗一品,犀筋不三拈。
贿成乃得馈,车骑齐呼备。
看踏锦茵升,私幸无咎恚。
亦有贤士夫,守分不敢逾。
从人祇四五,俭薄如寒儒。
心此言下客,草草具杯炙。
授舍不扫除,给马惟骨骼。
漏鼓下三挝,行人拂鞞靫。
频呼祗候隶,相与醉倡家。
邮亭一老戍,漫应还徐步。
问求缊火薪,答言无买处。
使客意如何,于吾则已多。
无言催就道,王事敢蹉跎。
彼也宾岂知,此也主谁白。
作歌陈两端,敬听愿凡百。

查看原文

注释

【牙爪】1.指动物的牙齿和爪子。亦指人的牙齿和指甲。 2.比喻勇士或武将。 3.犹羽翼。 4.差役;仆从。
【毰毸】1.鸟羽张开貌。 2.披拂貌。 3.飞舞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牙】

牙【巳集中】【牙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芽。齒也。《說文》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易·大畜》豶豕之牙。

《戰國策》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註》以牙相噬。

《詩·周頌》設業設虡,崇牙樹羽。《疏》栒之上刻爲崇牙。以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卽業之上齒也。《禮·明堂位》殷之崇牙。

《禮·玉藻》佩玉有衝牙。《疏》其形似牙也。

《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註》牙璋,瑑以爲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

《集韻》旗名。《張衡·東京賦》牙旗紛。《註》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

《韻會》立于帳前,謂之牙門。《後漢·公孫瓚傳》拔其牙門。

《史記·東方朔傳》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

姓。《風俗通》周大司徒君牙之後。

與芽通。《前漢·金日磾傳》霍氏有事萌牙。《註》師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緒,若草之始生。

《集韻》語下切,音雅。車罔。

《集韻》魚駕切《韻會》五駕切,音訝。《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牙也者,以爲固抱也。《註》牙讀如訝。謂輪輮也。《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唐韻正》古音吾。《詩·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

《唐韻正》與虞吾作騶吾。《前漢·東方朔傳》作騶牙。

叶五紅切。《詩·小雅》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叶音峨。《晉京洛童謠》遙望晉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爪】

爪【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㕚《唐韻》《集韻》側絞切,音抓。《說文》覆手曰爪。《詩·小雅》祈父子王之爪牙。《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凡攫閷援簭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廣韻》手足甲也。《集韻》本作㕚。或作蚤搔。◎按韻會云:說文爪本爲抓爪之爪,非手足甲也。亦太迂泥,不可从。

《集韻》《類篇》阻敎切,音笊。《集韻》覆手取物。一曰扟也。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毰】

毰【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薄回切《集韻》蒲枚切,。

【毸】

毸【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素回切《集韻》蘇回切,。

《集韻》《韻會》柔才切,音鰓。義同。亦作毢。詳六畫毢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