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星辰摇短剑

出自:清代·盛锦《任城使院晤翁霁堂有赠》

拼音:[wò][shǒu][xīng][chén][yáo][duǎn][jià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并马长安忆旧游,逢君意气振高秋。
酒徒半散荆卿市,词垒孤悬李白楼。
握手星辰摇短剑,离心风雨送扁舟。
明年醉我南池上,须典千金紫绮裘。

查看原文

注释

【握手】1.执手,拉手。古时在离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以握手表示亲近或信任。 2.今用为见面﹑分别的礼节,也用来表示慰问或祝贺。 3.拳屈手指。 4.指拳屈手指以掬物。
【星辰】星的统称:日月星辰|昨夜星辰昨夜风。
【短剑】短小的剑。匕首之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握】

握【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渥。《說文》搤持也。陸佃云:持五指也,在外爲持,在內爲握。《詩·小雅》握粟出卜。《儀禮·鄉射禮》箭籌長尺有握。《註》握。本所持處也。《又》大夫之矢,則兼束之,以茅上握焉。《註》握,謂中央也。《禮·王制》宗廟之牛,角握。《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

《集韻》烏谷切,音屋。小貌。《易·萃卦》若號一握爲笑,鄭氏讀。《前漢·司馬相如傳》委瑣握,局陿也。

《爾雅·釋言》握,具也。《疏》握持辦具也。《鄭註》握卽屋字。

與幄通。《周禮·春官·巾車》翟車貝面組總,有握。《註》有握,則無蓋矣。如今輧車是也。《釋文》握音屋,又烏學反。

於切,音漚。喪用束手者。或作䌂。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星】

星【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腥。《說文》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傳》星,四方中星。

《洪範》五紀,四曰星辰。《傳》二十八宿迭見,以敘節氣。《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傳》星,民象,箕星好風,畢星好雨。《史記·天官書》星者,金之散氣。《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淮南子·天文訓》日月之淫氣精者爲星辰。

星星,猶點點也。《謝靈運詩》星星白髮垂。

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穀精草別名。《本草綱目》此草生穀田中,莖頭小白花,點點如亂星。

姓。《廣韻》《羊氏家傳》曰:南陽太守羊續,娶濟北星重女。

【辰】

辰【酉集下】【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振,民農時也。《釋名》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

時也。《書·臯陶謨》撫于五辰。《註》謂五行之時也。

日也。《左傳·成九年》浹辰之閒。《註》自子至亥,十二日也。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三辰,日月星也。《左傳·桓二年》三辰旂旗。《疏》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于天,昏明遞匝,民得取其時節,故三者皆爲辰也。

日月合宿謂之辰。《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註》辰,日月所交會之地也。

北辰,天樞也。《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註》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

大辰,星名。《春秋·昭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公羊傳》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爲大辰,伐爲大辰,北辰亦爲大辰。《註》大火謂心星,伐爲參星。大火與伐所以示民時之早晚,天下所取正。北辰,北極天之中也,故皆謂之大辰。

《爾雅·釋訓》不辰,不時也。《詩·大雅》我生不辰。

《小雅》我辰安在。

叢辰,術家名。《史記·日者傳·叢辰註》猶今之以五行生尅擇日也。

《韻會》州名。古沅陵郡,隋置辰州,以辰溪名。

叶時連切,音禪。《韓愈詩》吾懸日與月,吾繫星與辰。叶先韻。

【摇】

搖【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其豐殺之節也。

《爾雅·釋詁》作也。《前漢·禮樂志》將搖舉,誰與期。《註》言當奮搖高舉,不可與期也。

招搖,星名。《禮·曲禮》招搖在上。《疏》春秋運斗樞云:北斗七星第七搖光,則招搖也。《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部署眾神於搖光。《註》張揖曰:搖光,北斗杓頭第一星。◎按禮疏,合二星爲一。與漢書註互異。

扶搖,暴風也。《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註》風自下而上。

步搖,首飾也。《詩·鄘風》副笄六珈。《疏》步搖,副之遺象。《前漢·江充傳》冠禪纚步搖。《註》冠禪纚,故行步則搖,纚卽今方目紗也。一作①。《周禮·天官·追師註》副以覆首,若今步①。《釋文》①本作搖。

消搖,翱翔貌。與逍遙同。《禮·檀弓》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

須搖,猶須臾也。《前漢·禮樂志》神奄留臨須搖。

姓。《前漢·功臣表》海陽齊信侯搖毋餘。

《唐韻》弋照切《集韻》弋笑切,後主·關山月詩》城危接暈高,潤風連影搖。寒光帶岫移,冷色含山峭。䍃从肉,非从爪。亦作㨱。別見後十一畫。①字作下繇。肉作月。

【短】

短【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端上聲。《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徐曰》若以弓爲度也。《廣韻》促也,不長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禮·月令》度有長短。

長短術。《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短功。《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短人。《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凡指人過失曰短。《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叶多卷切,音近亶。《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叶都眷切,音近玷。《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集韻》或作。

【剑】

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欠切,檢去聲。《玉篇》籀文劒。《說文》人所帶兵也。《釋名》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劒鎧矛戟。

操劒殺人亦曰劒。《潘岳·汧督馬敦誄序》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白日于市,手劒父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