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雕虫亦奚以

出自:明代·何转书《寒夜宿李远及书床同读叶太保诗集》

拼音:[zhuàn][kè][diāo][chóng][yì][xī][yǐ]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谡谡霜风裂窗纸,屋梁落月光如晷。
百忧辗转不成寐,意气感君为君起。
眼空千古谁足俦,篆刻雕虫亦奚以
董闱藜火检缣缃,讨得盛明一诗史。
篇中三复引杯长,唾壶击缺宝刀委。
马革先贤何苦辛,年来笑我肉生髀。
长歌风雨走龙蛇,严律冰霜如壁垒。
弯弧射虎矢入石,万夫那得不披靡。
毫锋墨锷孰可当,其为力也或如此。
君不见奇男舞勺年,风雷摧下身不颠。
掩骸瘗骨亦童稚,鹰犬步伍已肃然。
弱冠榜花明照人,三都骋誉等纤尘。
驱蝗渡虎不足道,开疆歼贼尤殊勋。
君不见节钺遥临贵竹时,播酋胆落如悬丝。
可奈渴蛟与饥虎,获取稛载填沟池。
瑰丽珠玑瓜子金,掖庭婉转皆为持。
上书请讨不见用,终为西南一疮痍。
误国奸臣易世见,姚宋没后空回思。
又不见甘肃悬河外单弱,以步当骑如捕鹊。
万簇霜毛剪剪交,拐子马前皆铁脚。
战车五疏达九重,巩固皇图资庙略。
宁夏潢池内弄兵,一席未暖气磅礴。
宁夏外连西北胡,马肥卒悍日长驱。
元戎鼠窜全陕动,赐剑无光一竖儒。
乾坤此际几倾覆,公破锦囊展骥足。
牵挠排挤二十年,指挥今得行吾独。
激水拿舟陆地行,决河过堞天为浊。
又不见函首乞降款款词,三军置酒烹肥牲。
武官李麻无远虑,文官监者亦为宜。
公独厉色斩降旗,一哱自焚一哱羁。
李广由来本数奇,太仓嫉沮公不知。
时王太仓当轴但知坚请骸骨归,归后东征频丧师。
若留数载靖边陲,河山万古壮鸿基。
余生也晚事已非,束发遭逢国运衰。
大厦难将一木支,丹书玉笥无可施。
掩泪读公长短诗,雪宵相对交涕洟。
一沾君裳,一湿我衣。
漏尽红轮东海垂,阳回万户春葳蕤。
又听黄鸟啭南枝,渥洼骏马何奔驰。
暖阁梅花酒一卮,蛟龙潜跃会有期。
大材晚就古所推,旂常勋伐君与谁。

查看原文

注释

【篆刻】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雕刻印章的艺术。因刻印时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锲刻,故称。一般用刀刻于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属印章,则多先刻印模,然后铸成。秦印、汉印为公认的篆刻艺术之源,明、清两代出现众多篆刻流派。
【刻雕】1.亦作"刻雕"。 2.雕刻。 3.指描摹,藻饰。
【雕虫】指写作诗文辞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篆】

篆【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廣韻》持袞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柱兗切,音瑑。《集韻》篆書也。《尚書·序疏》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及新莽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時有六書,三曰篆書,卽小篆,下杜人程邈所作。五曰繆篆,所以摹印。《法書攷》大篆者,周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漢·藝文志》《史籀》十五篇是也。以史官製之,用之敎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小篆者,秦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天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爲不易之法。其銘題鐘鼎,及作符節,至今用焉。

轂約也。《周禮·春官》孤乗夏篆。《註》夏,赤也。夏篆,五采畫轂約也。

《考工記》鐘帶謂之篆。

【刻】

刻【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克。《說文》鏤也。从刀,亥聲。一曰痛也。《玉篇》割也。

《廣韻》剝也。

《韻會》刻薄,慘覈也。

《爾雅·釋器》木謂之刻。

《韻會》刻,漏也。鍥漏箭,以日晷爲刻,故因謂晷度曰刻。

害也。《書·微子》我舊云刻子。《註》我前日所言,適以害子。

《爾雅·釋獸》豕,其跡刻。《疏》其跡名刻。

【雕】

雕【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註》雕雕,章明之貌。

《爾雅·釋器》玉謂之雕。《又》雕謂之琢。《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雕題,國名。《禮·王制》雕題交阯。《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也。

人名。《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姓。《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複姓。《論語》子使漆雕開仕。《集韻》或作鵰。

【虫】

虫【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許偉切《集韻》詡鬼切,音种。《說文》从三虫,象形。凡蟲之屬皆从蟲。《大戴禮》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有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外骨內骨,郤行仄行,連行紆行,以脰鳴者,以注鳴者,以旁鳴者,以翼鳴者,以股鳴者,以胷鳴者,謂之小蟲之屬,以爲雕琢。《大戴禮》二九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月化也。《荀子·勸學篇》肉腐出蟲。

《詩·大雅》蘊隆蟲蟲。《傳》蟲蟲而熱也。

桃蟲,鳥名。《詩·周頌》肇允彼桃蟲。《傳》桃蟲,鷦也,鳥之始小終大者。

《書·益稷》華蟲作繪。《孔註》雉也。

地名。《左傳·昭十九年》宋公伐邾,圍蟲三月。《註》蟲,邾邑。

書名。《魏志·裴松之註》邯鄲淳善蒼雅蟲篆。

姓。《前漢·功臣表》曲成侯蟲達。

直衆切,音仲。與蚛同,蟲食物也。

《集韻》徒冬切,音彤。《爾雅·釋訓》爞爞,薰也。爞或作蟲。《羣經音辨》蘊隆蟲蟲,蟲字又音徒冬切。《韻會》俗作虫,非。(蟲)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奚】

奚【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兮。隷役也。《周禮·天官》酒人奚三百人。《註》奚,猶今官婢。通作㜎傒。《唐書·李賀傳》賀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詩,投囊中。

地名。《春秋·桓十七年》及齊師戰于奚。《註》魯地。

山名。大奚山,在廣州,距佛堂門海三百里,潮汐相通,見《南粵志》。

驒奚,駿馬名。《前漢·匈奴傳》騊駼驒奚。《註》驒,音顚,生七日而超其母。

羊奚,草名。《本草綱目》羊奚比乎石筍子。

疑問辭。《論語》子奚不爲政。《孟子》奚不去也。

姓。夏車正奚仲,北魏奚牧。《說文》奚,大腹也,从大,省聲。《正字通》說文專說大腹,非是。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相关诗句
旂常勋伐君与谁 大材晚就古所推 蛟龙潜跃会有期 暖阁梅花酒一卮 渥洼骏马何奔驰 又听黄鸟啭南枝 阳回万户春葳蕤 漏尽红轮东海垂 一湿我衣 一沾君裳 雪宵相对交涕洟 掩泪读公长短诗 丹书玉笥无可施 大厦难将一木支 束发遭逢国运衰 余生也晚事已非 河山万古壮鸿基 若留数载靖边陲 归后东征频丧师 时王太仓当轴但知坚请骸骨归 太仓嫉沮公不知 李广由来本数奇 一哱自焚一哱羁 公独厉色斩降旗 文官监者亦为宜 武官李麻无远虑 三军置酒烹肥牲 又不见函首乞降款款词 决河过堞天为浊 激水拿舟陆地行 指挥今得行吾独 牵挠排挤二十年 公破锦囊展骥足 乾坤此际几倾覆 赐剑无光一竖儒 元戎鼠窜全陕动 马肥卒悍日长驱 宁夏外连西北胡 一席未暖气磅礴 宁夏潢池内弄兵 巩固皇图资庙略 战车五疏达九重 拐子马前皆铁脚 万簇霜毛剪剪交 以步当骑如捕鹊 又不见甘肃悬河外单弱 姚宋没后空回思 误国奸臣易世见 终为西南一疮痍 上书请讨不见用 掖庭婉转皆为持 瑰丽珠玑瓜子金 获取稛载填沟池 可奈渴蛟与饥虎 播酋胆落如悬丝 君不见节钺遥临贵竹时 开疆歼贼尤殊勋 驱蝗渡虎不足道 三都骋誉等纤尘 弱冠榜花明照人 鹰犬步伍已肃然 掩骸瘗骨亦童稚 风雷摧下身不颠 君不见奇男舞勺年 其为力也或如此 毫锋墨锷孰可当 万夫那得不披靡 弯弧射虎矢入石 严律冰霜如壁垒 长歌风雨走龙蛇 年来笑我肉生髀 马革先贤何苦辛 唾壶击缺宝刀委 篇中三复引杯长 讨得盛明一诗史 董闱藜火检缣缃 篆刻雕虫亦奚以 眼空千古谁足俦 意气感君为君起 百忧辗转不成寐 屋梁落月光如晷 谡谡霜风裂窗纸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