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瓜蔓绕农家屋

出自:清代·陆震《满江红·修翁将返金陵,前二日招同扶九、懋敬、东阳暨令弟二简泛舟西溪 其一》

拼音:[yě][guā][màn,wàn][rào][nóng][jiā,jia,jie][wū]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爽气鲜新,秋一碧、天光如沐。
风吹去、盈盈舴艋,水烟俱绿。
细草乱生荒寺径,野瓜蔓绕农家屋
正村村、妇子趁秋晴,收新谷。
对此景,看难足。
频呼索,觞相属。
任船头醉倒,鸥凫同宿。
调笑几般鞍马令,销魂何限清商曲。
更一声、寥亮水潭空,柯亭竹。

查看原文

注释

【瓜蔓】1.瓜的藤蔓。 2.喻株连。
【农家】1.田家,从事农业的人家。 2.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家屋】居住的房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野】

野【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埜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地名。《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傳》猪野,地名。《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藪名。《書·禹貢》大野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東野,複姓。《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野馬者,遊氣也。

《博雅》野雞,雉也。

《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與墅同。《集韻》田廬也。《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韻補》叶賞呂切,音暑。《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叶烏果切,倭上聲。《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叶常御切,音樹。《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瓜】

瓜【午集上】【瓜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音騧。《說文》㼌也。象形。《詩·豳風》七月食瓜。《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

《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註》王瓜,萆挈也。《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瓜瓠果蓏。《齊民要術》二月辰日宜種瓜。《廣雅》龍蹄獸掌,羊骹兔頭,桂支蜜筩,蛌貍頭,皆瓜屬也。

木瓜。《詩·衞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傳》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凡取幹之道七,柘爲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爲下。

天瓜,栝樓別名。見《本草綱目》。

昆侖瓜,茄子別名。見《酉陽雜俎》。

匏瓜,星名。《史記·天官書》匏瓜有靑黑星守之,魚鹽貴。《註》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匏瓜明,則歲大熟也。

守瓜,蟲名。《爾雅·釋蟲》蠸輿父,守瓜。《註》今瓜中黃甲小蟲,喜食瓜葉。故曰守瓜也。

地名。《左傳·宣十五年》晉侯賞桓子狄臣千室,亦賞士伯以瓜衍之縣。

《襄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于瓜州。《註》瓜州,地在今燉煌。《正字通》今鎭江有瓜州,異地同名。

國名。《正字通》柯枝國別種曰木瓜。穴居,男女裸體,紉結草木葉蔽前後。見星槎勝覽。

瓜田,複姓。《前漢·王莽傳》有瓜田儀。

《韻補》叶攻乎切,音孤。《左傳·哀十七年》衞侯夢于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髮北面而譟,曰:登此昆吾之墟,緜緜生之瓜。余爲渾良夫,叫天無辜。

叶古禾切,音戈。《道藏歌》仙童掇朱實,神女獻玉瓜。浴身丹液池,濯髮甘泉波。《集韻》俗作苽,非。

【蔓】

蔓【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販切,音萬。《說文》葛屬。《詩·鄭風》野有蔓草。《傳》蔓,延也。《前漢·禮樂志》蔓蔓曰茂。《註》蔓蔓言其長久。

《廣韻》瓜蔓。

姓。《左傳》蔓成然。《通志·氏族略》楚有鬬成然,食采于蔓,曰蔓成然,其後以邑爲氏。

《集韻》謨官切,音謾。蔓靑,菜也。

《類篇》莫半切。枝長也。

【绕】

繞【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

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

《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农】

農【酉集下】【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䢉奴冬切,音儂。《說文》耕也,種也。《書·洪範》農用八政。《註》農者,所以厚生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註》三農:山農、澤農、平地農也。《左傳·襄九年》其庶人力于農穡。《註》種曰農,斂曰穡。

神農,古炎帝號。《前漢·食貨志》闢土植穀曰農。炎帝敎民植穀,故號神農氏,謂神其農業也。

萬山氏有子曰農,能植百穀,後世因名耕甿爲農。

司農,官名。《前漢·百官志》秦曰治粟內史,漢景帝更名大司農。

弘農,郡名。《前漢·地理志註》武帝元鼎四年置。

姓也。《風俗通》神農氏後。

叶奴當切,音囊。《潘岳·籍田頌》思樂甸畿,薄采其芳。大君戾止,言籍其農。

叶奴刀切,音猱。《束皙·勸農賦》惟百里之置吏,各區別而異曹。考治民之踐職,美莫富乎歡農。

【家】

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

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家人,易卦名。

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集韻》古胡切,音姑。《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屋】

屋【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烏谷切,音沃。《說文》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也。《風俗通》止也。《集韻》具也。《玉篇》居也,舍也。《詩·秦風》在其板屋。《周禮·地官》考夫屋。《註》夫三爲屋,屋三爲井,出地貢者,三三相任。

田不耕者,出屋粟。

車蓋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圍漢王滎陽,紀信誑楚,乗黃屋車,傅左纛。

夏屋,大俎也。《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註》夏,大也。渠渠,俎深廣貌。

《禮·雜記》諸侯素錦以爲屋,士輤葦席以爲屋。《註》小帳覆棺者。

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齊侯衞侯盟于瓦屋。《註》周地。

王屋,山名,在河東垣縣。

《越南志》神屋,龜甲也。

屋廬,複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