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久停钲

出自:清代·汪楫《新安道中二十韵》

拼音:[nán,nā][guó][jiǔ][tíng][zhēng,zhè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已逐黄尘老,初为故国行。
计程随逆旅,问俗愧诸生。
顿顿舂新谷,村村护旧茔。
建旗看屋峻,鉴发得溪清。
险莫惊新岭,行当慎考坑。
人烟愁处绝,衰草望中平。
晓日迎过渡,轻风送出城。
天心藏暮雨,冬气发初晴。
径转逢樵唱,山幽忆鸟鸣。
忽惊苍树断,知有白云横。
稻草盘空挂,松毛近火擎。
林深霜作色,溪响碓无声。
阡陌随山曲,陂塘待雨盈。
劳人下担急,健妇把锄轻。
野宿惟防虎,山城竟卖鲭。
西江时转粟,南国久停钲
昨者闻传诏,三方尽撤兵。
云帆朝不至,蔀屋夜常惊。
几见东家饱,先愁小市争。
曝芹谁许献,桑梓最含情。

查看原文

注释

【南国】1.古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 2.泛指我国南方。 3.指南方国家。 4.南国社的省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国】

國【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囗囶圀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久】

久【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

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

《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

《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

《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久叶以。《小雅》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叶喜祉。《楚辭·招䰟》層冰峩峩,飛雪千里。歸來歸來,不可以久。

【停】

停【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钲】

鉦【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說文》鐃類也。似鈴,柄中上下通。《玉篇》鉦以靜之,鼓以動之。一云鐲也。《詩·小雅》鉦人伐鼓。《濮斗南曰》周禮,鼓人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無鉦名。鐲鐃,通謂之鉦。《蘇軾詩》樹頭初日掛銅鉦。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鼓上謂之鉦。《註》鼓所擊處,鍾腰之上,居鍾體之正處曰鉦。

石鼓名。《郡國志》洞庭山宮門東石樓,樓下兩石鼓,扣之聲淸越,世謂之神鉦。《晉·孝武樂章》神鉦一震,九域來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