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就科举责

出自:宋代·周行己《忆欧段》

拼音:[fǔ][jiù][kē][jǔ][zé,zhài]

平仄:仄仄平仄平

岁暮何所思,道南咸与籍。
出门泥漫漫,跬步成乖隔。
人情未免俗,节物复感迫。
念我江海人,纾节慕古昔。
少年弄柔翰,颇谓得所适。
岂有轩冕心,况自便菽麦。
人生不可意,变态忽如弈。
狼藉太学生,俯就科举责
居然五六载,颇不料损益。
贫贱思富贵,富贵悲迫阨。
所得九牛毛,置身岂良策。
何如谢客儿,会稽卜佳宅。
文章富贵心,山水乐幽僻。
长安不可居,季冬犹絺绤。
缅望悲故乡,恨无晨风翮。
寒窗九转肠,纷乱不可绎。
此意竟谁语,坐觉鄙吝积。
不见二三子,讵可论肝膈。
悠悠百世名,浩浩此生迹。
离娄烛千里,盲不见咫尺。

查看原文

注释

【俯就】1.敬辞,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经理一职,尚祈~。 2.迁就;将就:事事~。
【科举】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俯】

俯【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

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

【就】

就【寅集上】【尢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鷲。《說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徐曰》尤,異也。尤高人所就之處,語曰:就之如日。會意。《廣韻》成也,迎也。《詩·邶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卽也。《齊語》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增韻》從也。《禮·檀弓》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

帀也。《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註》五采一帀曰就。

能也。《左傳·哀十一年》郊之戰,季孫曰:須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註》雖少年,能用命也。

終也。《郭璞曰》凡事物成就亦終也。

姓。《後漢書》菟賴氏,改爲就氏。

【科】

科【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禾切,音窠。《說文》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徐曰》會意。

《廣韻》條也,本也,品也。《戰國策》科條旣備。

坎也。《孟子》盈科而後進。

等也。《論語》爲力不同科。

科,斷也。《釋名》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

取人條格曰科第。《前漢·元帝紀》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郞從官。《註》始令丞相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在郞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後漢·徐防傳》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註》歲課甲科四十人爲郞中,乙科二十人爲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

木中空也。《易·說卦》科上稿。

科頭。《史記·張儀傳》跿跔科頭。《註》謂不著兜鍪入敵。

科斗,蝦蟆子。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書形似之。

科雉,獸名。《劉向·說苑》楚莊王獵於雲夢,射科雉。

地名。《水經注》汳水,又東逕科城北。

《廣韻》苦臥切,音課。滋生也。《正字通》植禾本也。

【举】

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也。一曰輿也。《徐曰》輿輦。《增韻》扛也。

挈也。《廣韻》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觴白眼望靑天。

《增韻》立也。《左傳·文元年》楚國之,立也。

言也。《禮·曲禮》主人不問,客不先。

《雜記》過而,猶言也。

動也。《楚語》夫事君者,不爲外內行,不爲豐約。

《韻會》稱也,揚也,拔也。《禮·檀弓》所之於君,以爲大夫土也。

《儒行》懷忠信以待,力行以待取。

皆也。《左傳·哀六年》君書其數。

合也。《史記·刺客傳》韓門扣頭,以向空坐。

行也。《周禮·地官·師氏》凡祭祀賔客,會同喪紀,軍旅王,猶行也。

起也。《晉語》王,興起之王。

《詩·大雅》靡神不,猶宗也。

《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

《儀禮·特牲饋食禮》嗣,猶飮也。

《周禮·地官·司門》凡財物,犯禁者之,沒入官。

《司關》凡貨不出于關者,其貨。《註》從私道出避稅者,則沒其財。

鳥飛也。《論語》色斯。

《儀禮·特牲饋食禮》乃食食。

唐人舉止端麗曰江南子。

《小爾雅》二十四銖曰兩,兩有半曰捷,倍捷曰,三兩。

姓。出《姓苑》。

木名。《山海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櫸柳,大者連抱數仞。

獸名。《山海經》崇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父也。

地名。《春秋·定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柏,楚地。

山名。《山海經》讙之山。

《集韻》《韻會》《正韻》。《註》叶去聲。

《集韻》羊諸切,音余。對舉也。

【责】

責【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窄。《說文》求也。《左傳·桓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

非也。《書·君奭》誕無我責。《傳》汝大無非責我留。

誅責也。《詩·邶風·旄丘序》責衞伯也。《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疏》責,謂許而不與而被責。

責讓也。《左傳·僖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註》微刺也。

任也。《孟子》有言責者。

取也。《戰國策》歸其劒而責之金。

問也。《史記·周勃世家》吏簿責條侯。《註》簿問其辭情。

自訟也。《前漢·韓延壽傳》痛自刻責。

《集韻》《韻會》《正韻》側賣切。與債同。《周禮·天官·小宰》聽稱責以傅別。《註》稱責,謂貸子。《疏》謂舉責生子,彼此俱爲稱意,故曰稱責也。《左傳·成十八年》施舍已責。《註》止逋責。

叶側棘切。《柳宗元·懲咎賦》旣明懼夫天討兮,又幽慄兮鬼責。惶惶兮夜寤而晝駭兮,類麏䴥之不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