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能酸鼻

出自:近现代·胡先骕《宝鼎现 双十节湓城箫鼓甚盛感赋》

拼音:[jiù][huà][néng,nài][suān][bí]

平仄:仄仄平平平

飙轮云骑,漏刻初转,光回灯市。
听一派、秋城箫鼓,远近飞扬歌浪起。
残月夜,看繁星千点,照得家家扶醉。
笑语和、天风四坠,缭绕软红尘里。
记否前度伤心地,剩斜阳、沈寂如睡。
笳鼓怨、旌旗鲜丽。
转眼青磷闻鬼语,待把酒、酹黄花冈底,掩泪招魂剪纸。
最痛绝、血痕殷紫,换得神州破碎。
依旧舞扇歌纨,算暂赏、年时欢事。
只惊心野哭千家,绕湘云楚水。
画烛暗、拥衾无寐,旧话能酸鼻
奈撩梦、人影车声,摇兀宵来恨思。

查看原文

注释

【酸鼻】鼻酸。谓悲痛欲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旧】

舊【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

《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

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

《韻會》昔也,老宿也。

姓。漢上黨太守舊彊。

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

《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

《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

《韻補》叶巨己切,音技。《詩·大雅》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時音氏。《又》維今之人,不尚有舊。叶上里。

叶巨寄切,音忌。《韋成詩》天子我監,登我三事。顧我傷墜,爵復我舊。

《管子·牧民篇》不恭祖舊,則孝弟不備。◎按唐韻正,舊音忌,則忌亦正音,非叶音。

叶去九切,音糗。《前漢·敘傳》三枿之起,本根旣朽。枯楊生華,曷惟其舊。

【话】

話【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畫。《說文》合會善言也。《爾雅·釋詁》言也。《疏》孫炎曰:善人之言也。《廣韻》語話也。《書·盤庚》乃話民之弗率,誕吿用亶。《註》吿也,言也。《詩·大雅》愼爾出話。《傳》善言也。《左傳·文六年》著之話言。《註》爲作善言遺戒。

《廣雅》調也,恥也。

《小爾雅》治也。

《唐韻》胡快切《集韻》《韻會》戸快切,音躗。義同。

《集韻》胡化切,華去聲。亦言也。或作咶。

叶胡臥切,和去聲。《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兀然無所思,日高尚閒臥。暮讀一卷書,會意如嘉話。《說文》本作䛡。籀文作譮。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酸】

酸【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酢也。關東謂酢曰酸。《廣韻》醋也。《書·洪範》曲直作酸。《禮·月令》孟春之月,其味酸。《周禮·天官·瘍醫》凡藥,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前漢·百官公卿表》廣安侯任越人爲太常,坐廟酒酸論。

《釋名》酸,遜也。遜,遯在後也。言脚疼力少,行遁在後,以遜遁者也。《嵆康詩》自致力所難,臨文情辛酸。

《正字通》悲痛曰酸。《後漢·公孫述傳》放兵縱火,聞之可爲酸鼻。

《韻會》寒酸也。今作寒畯。《范成大詩》洗盡書生氣味酸。

地名。《史記·秦始皇紀》將軍鷔攻魏,定酸棗。《前漢·地理志》留有酸棗縣。

水名。《山海經》少陽之山,酸水出焉。《註》其味微酸,流入文谷水。

木名。《爾雅·釋木》樲,酸棗。

草名。《博雅》酸木,狐桃也。

《山海經》鼓鍾之山,有草焉,方莖而黃花,員葉而三成,其名曰焉酸。

鳥名。《山海經》景山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首、六目、三足,名曰酸與。《註》焉。

《正字通》酸角,果名,生雲南臨安諸處,狀如豬牙,皁莢浸木和羹,酸美如醋。

《字彙補》酸雞,蟲名。

《韻補》叶荀緣切,音宣。《韓愈·秋懷詩》作者非今士,相去時已千。其言有感觸,使我復悽酸。

【鼻】

鼻【亥集下】【鼻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自《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發爲鼻。《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杜註》炊鼻,魯地。

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師古註》有鼻在零陵。《孟子》作有庳。

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註》相習以鼻飮也。

反鼻,蝮蛇別名。

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李時珍曰》卽豨薟。

《內典》阿鼻,此曰無閒。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