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头但嗟吁

出自:清代·潘德舆《写孝经诗》

拼音:[yǎng,áng][tóu,tou][dàn][jiē][xū,yù]

平仄:平平仄平平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
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
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
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
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
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
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
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
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
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
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
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
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
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
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
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
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
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
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
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
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
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
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查看原文

注释

【嗟吁】伤感长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仰】

仰【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舉首望也。《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心慕曰企仰。

以尊命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姓。

《集韻》《正韻》。恃也。俟也,資也。《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註》有望於上則仰。《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韻會》疑剛切,音昂。《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但】

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徒也,凡也。

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

語辭。猶言特也,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

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

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䩥馬。

《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義同。

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

音鉏。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讀鉏。《說文》但,裼也。《正譌》偏脫衣袖也。借爲語辭。

【嗟】

嗟【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也。《釋名》嗟,佐也。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詩·周南》嗟我懷人。

《齊風》猗嗟昌兮。《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禮·檀弓》嗟來食。《廣韻》同。

《集韻》遭哥切,音䦈。《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韻會補》子夜切,音借。同唶。《三蒼詁》咄嗟,易度也。猶言呼吸之閒。字本作唶。古有咄唶歌。世說石崇作豆粥,咄嗟而辦。

【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